如何评价小说《荡寇志》?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24-11-14
《水浒传》以其真实性著称,对任何立场的读者都无偏爱。无论是支持旧时代政府的视角,还是倾向于造反英雄的立场,阅读此书都会感到深深的绝望。在现代文明的评判标准下,书中人物与事件更让人不寒而栗。

《荡寇志》中描绘的梁山好汉横行的年代,政府无力维持秩序,好汉们肆意破坏,朝堂多狐狗,江湖满是血腥杀伐。修齐治平、忠孝节义都只是虚幻的表象,实际上,社会正处于崩溃、乱世、末日的境地。

鲁迅评价《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他的文章,是漂亮的,描写也不坏”。开头文笔流畅,引人入胜。俞万春曾随父从军,亲身经历过镇压瑶民起义,他的作品中不乏真实的细节,令人信服。

《荡寇志》中描述了宋代官军的操演,包括鸟枪火铳等现代武器,写实成分较多,也颇具趣味。例如,三通鼓之后,各队按序排列,展开激烈的战斗场景,声势浩大,令人震撼。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也描绘了世情。第二十五回至二十八回中,故事涉及徽州、安庆和山东曹州,与宋代背景关系不大,更像是清末奇案的再现。故事中出现了阎婆惜、潘金莲及潘巧云等元素,满篇男盗女娼,令人惊讶。

《荡寇志》的战争描写荒唐,将官临阵单挑,还融入了法术和奇门兵器等元素。人物塑造方面,正派人物一本正经,反派人物缺乏特色,叙事平铺直叙,情节发展缺乏逻辑性。

总的来说,《荡寇志》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文笔和一些写实场景的描写上,以及那段看似无头无尾的世情故事。与《水浒传》相比,二者在趣味性、文笔、写实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荡寇志》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其“思想实在未免煞风景”。梁山好汉中恶人多,这是共识。然而,陈希真父女在飞龙岭灭掉黑店,虽然痛快,但黑店的恶汉、恶妇人明显与张青、孙二娘等人物相映成趣。陈希真父女忠于朝廷,一心要破灭梁山贼寇,这种价值观在俞万春笔下显得尤为鲜明。

与林冲的故事相对照,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侮辱,自己又被高俅谋害,最终走上造反之路。在俞万春看来,这样的行为实不应该。然而,陈希真父女武艺高强,不受衣食、名利所困,尤其是女儿陈丽卿,杀人不眨眼,这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原型。

于是,俞万春塑造了一类人物,如朱仝的同胞兄弟盖天锡,他身长七尺五寸,弓马娴熟,文才盖世,善长决狱断案,被誉为“还魂包孝肃”和“盖青天”。国事败坏的原因归咎于奸臣,蔡京与梁山贼寇勾结的情节被创造出来,高衙内被林冲杀死,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人解气。

综上所述,《荡寇志》的价值观有明显的立场倾向,对世事粉饰过多。与《水浒传》相比,无论在趣味性、文笔、写实场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荡寇志》都显得退步,其反动倾向并非毫无根据。详情
如何评价小说《荡寇志》?
综上所述,《荡寇志》的价值观有明显的立场倾向,对世事粉饰过多。与《水浒传》相比,无论在趣味性、文笔、写实场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荡寇志》都显得退步,其反动倾向并非毫无根据。

如何评价看待《荡寇志》?
《荡寇志》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议题和复杂人性的小说。以下是对其的评价:揭示社会议题:君权与社会结构的脆弱性:《荡寇志》通过以反叛的梁山好汉为反派,展现了他们对传统秩序的挑战,从而揭示了君权与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反叛与忠诚的冲突:小说在维护君权的同时,也将梁山好汉塑造成了一个不屈不挠的反抗力...

如何评价看待《荡寇志》?
因此,《荡寇志》不仅是一部关于叛逆与忠诚的小说,更是一部揭示社会变迁与人性复杂性的力作。

如何评价看待《荡寇志》? - 知乎
《荡寇志》是晚清小说家俞万春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王德威对它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荡寇志》的主题思想相对保守,旨在强调梁山好汉的叛逆与不忠,以维护君权的绝对权威。然而,此书出乎意料地揭示了君权乃至整个传统社会秩序及其意识形态的脆弱性。为了将梁山好汉描绘成反派,俞万春必须证明他们对社会...

如何评价反水浒小说荡寇志?
《荡寇志》的政治思想极端反动,但时代不同了,我们再对其思想采取批判态度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有分别地承认它的某些可取之处,某些长处;例如:书中写陈希真父女受高太尉迫害,弃家出亡,路过风云庄等片断,反动的政治说教没有压倒患难相恤的真情实感,便觉文情交至,颇能动人。书中塑造了陈丽卿、...

23.最特殊的《水浒传》“同人”——《荡寇志》
四、《荡寇志》的评价 文学史上对《荡寇志》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清末民初王钟麒、黄人、鲁迅、郑振铎等人肯定其艺术性、否定其思想,其中又以鲁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上世纪50至70年代,将其定性为“反动文学的代表”,是“反动小说”、“反面教材”和“大毒草”,对其思想性、艺术性全面否定。80...

《荡寇志》为何臭名远扬?
《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写,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

荡寇志为何臭名远扬
情节拖沓,人物形象单薄,缺乏深度和复杂性。这种质量上的差距使得《荡寇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低下。最后,社会舆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荡寇志》的立场与主流价值观相悖,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负面的社会评价进一步加剧了《荡寇志》名声的败坏,使其成为了臭名远扬的代名词。

《荡寇志》,为何被称为最丧心病狂的一版《水浒传》呢?
《荡寇志》是清代小说家俞万春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从其文本上看,是完全反《水浒传》的《水浒传》续书。主要内容写的是雷部三十六将剿灭梁山,收束贯华堂本《水浒传》的故事。因为这部著作似乎是站在了梁山好汉的对立立场,完全颠覆了二百余年以来人们对《水浒传》的认识而遭到无情的鞭挞,《荡寇志》被批判为格调低俗...

荡寇志是本怎么样的书
三、书名与版本 此书自名《荡寇志》,意为荡平寇贼,彰显正义。然而,其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出版审查有关。不过,无论书名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和主题始终如一。四、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荡寇志》作为一部反《水浒传》的小说,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它通过对梁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