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看待《荡寇志》? - 知乎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24-08-22
《荡寇志》是晚清小说家俞万春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王德威对它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荡寇志》的主题思想相对保守,旨在强调梁山好汉的叛逆与不忠,以维护君权的绝对权威。然而,此书出乎意料地揭示了君权乃至整个传统社会秩序及其意识形态的脆弱性。

为了将梁山好汉描绘成反派,俞万春必须证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威胁远远超过了《水浒传》中的呈现。结果,为了凸显好汉们的颠覆力量,他大肆塑造了梁山好汉的英勇形象,断然拒绝与朝廷和解。在《荡寇志》中,一百单八兄弟被塑造成一支不屈不挠、与朝廷坚决抗争到底的队伍。尽管他们“忠”这一层面遭到了否定,但“义”这一层面却得到更彻底的践行,甚至可以说在另一个维度重新达成了“忠”:所有人都绝对忠于宋江,没有一个人背叛梁山,以视死如归的心态走向了最终的灭亡。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极为昂扬的意志力量,比陈希真等人平定梁山好汉的征战更能打动人心。

在《水浒传》中,政治权力的权威未受到直接质疑。尽管全书揭露了宋徽宗治下的大宋朝民不聊生,但梁山好汉们冲州撞府仍以“忠君”为名。然而,《荡寇志》将《水浒传》中欲言又止的内容——即朝廷与其反对力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和直接冲突——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俞万春试图让陈希真等人重塑大宋朝的权威,反而揭露了权威的崩落。若无崩落,何来重塑?梁山好汉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宋朝政治权威最大的嘲弄。

陈希真等人在《荡寇志》中既不完全“忠”,也不完全“义”。他们因高衙内垂涎陈丽卿而被迫到猿臂寨落草,屡屡大败朝廷官军。更重要的是,尽管宋江证明了对朝廷的忠诚,进入官场后仍不被信任,甚至被毒酒杀害,这突出了《水浒传》的悲剧色彩。而《荡寇志》的结局让陈希真拒绝一切官位封赏、遁世修身,避免了这一矛盾,但他同时也放弃了政治责任和伦理责任。这样的结局与小说提倡的“忠义”价值观高度割裂,进一步证明了俞万春在灵魂深处对绝对秩序的期待并不高。因此,《荡寇志》试图弥合《水浒传》中君与民、朝廷与侠客之间的矛盾和裂隙,但不仅没有提供一个足够说服人的答案,反而扩大了这些矛盾,颠覆了其政治目的。正如王德威所言,《荡寇志》重现了一个意识形态崩溃的时代背景。详情
如何评价看待《荡寇志》? - 知乎
《荡寇志》是晚清小说家俞万春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王德威对它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荡寇志》的主题思想相对保守,旨在强调梁山好汉的叛逆与不忠,以维护君权的绝对权威。然而,此书出乎意料地揭示了君权乃至整个传统社会秩序及其意识形态的脆弱性。为了将梁山好汉描绘成反派,俞万春必须证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威胁远远超过了《水浒

如何评价《荡寇志》,真的是所谓的 反动小说 吗? - 知乎
《荡寇志》在文学价值方面,文笔流畅,情节设置用心,与《水浒传》等作品有相似之处,获得鲁迅的正面评价。从战争小说的角度看,它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战争文学作品,作者的军事经验使其在排兵布阵、指挥作战上优于其他作品。作者创造出的奔雷车、沉螺舟、火绳枪等虚构武器增添了作品的想象力。人物塑造方面,...

如何看待荡寇志续书《马陵传》? - 知乎
本书以荡寇志为背景,描绘了主角剿灭雷将、北伐抗金的故事。套路得当,主线明确,主角杀光雷将散仙,收复土地,最后岳飞被害死,土地全失,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奈。本书角色设定丰富,各具特色。陈明远,一个对标宋江的角色,武力上有所加强,能与云天彪等高手交手。但他没有宋江的黑点,高粱女儿的处理...

抗日战争中杀死日军最多的是谁? - 知乎
我们应当铭记的是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虚构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模糊了史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孙立人将军在远征军期间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英勇贡献,但也应避免过度神话。《缅甸荡寇志》中记录了新一军击毙日军300多人,俘虏323人,与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存在差距。孙立人将军对待俘虏的态度应与尊重和优待相符合,而...

一只名叫痛苦的狗
我们都知道豆瓣的最低评分是毕志飞的《逐梦演艺圈》,不过豆瓣2.2这个分数,不光他拿到了。还有一部电影,超过96%的网友打了一星,两万多人评价,分数也是2.2。这部电影名叫《犬王》。这部电影于1993年拍摄,但近日一则关于这部电影“抵制导演姚守岗,抵制《犬王》”的帖子却持续发酵,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那么到底发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