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梁山好汉斩尽杀绝的反动小说《荡寇志》,为什么连鲁迅都称赞?

如上面所说

记得还是从小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知道了《荡寇志》这本书。课本里对它的注解是:由清代反动文人俞万春所作的,污蔑梁山农民起义的反动小说。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0ef112bde39b6003bf3b3d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俞万春在此书中,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好汉全部斩尽杀绝,一个不留,犹不解恨,还要将宋江吴用等三十六人凌迟处死,石秀等三人千刀万剐,萧让等三人拷打丧命。花荣长于弓箭,就被箭射死;凌振工于火炮,就被炸身亡;你张清不是号称没羽箭,善发飞煌石么?那就请出进口的新式武器,一扣扳机,用洋枪干了你!行侠仗义的鲁智深让他发疯身亡,勇力过人的武二郎让其力竭累死,林冲本来就含冤被屈,够苦的了,在书中也被活活气死。作者心何毒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00fd9f9d72a60593afcf2d22334349b023bba0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梁山泊有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聚义。俞万春则杜撰出三十六位雷将,外加一十八位散仙镇压。最可气的是,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栾廷玉生死不明,荡寇志却把栾廷玉搬了出来,让他活剐了孙立。水浒传中王进好不容易逃出京城,犹龙隐迹,在荡寇志也被生生地拽了出来,让他骂死了林冲。栾廷玉杀孙立,犹可视为怨其利用同学之谊,害得他无容身之地。王进骂林冲一节,则违背人情,不合常理,可堪唾沫。

你看他们共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同受高俅老贼迫害,王进非但无一丝体谅之意,同情之心,反而把林冲千贼万贼地辱骂,嘲笑林冲不生眼珠子,冒犯了高俅,以至拷打监囚,受尽许多苦楚,吃尽无数羞惭,“贼配军,人人骂得!”活该你倒霉。并哈哈大笑说,我王进“就见识比你高些”。在此书中,王进成了在柴进庄上被林冲打翻的洪教头一流人物,凭武艺赢不了林冲,就靠一张臭嘴骂大街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345982b2b7d0a232d51655c0ef76094a369ad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施耐庵笔下识大体,知进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进,在俞万春的笔下,变得香臭不辨,好赖不分,简直如泼妇骂街般阴损刻薄,臭不要脸。好好的一个世外高人,好嘛,整得连一点人味儿都没了!真是俗鄙不堪,气杀我也!

对梁山好汉这般恨之入骨,必欲杀之剐之而后快,这个俞万春究竟是何许人也?俞万春,男,浙江山阴人,(1794―1849),终年55岁。他出身官吏之家,二十岁时随父至广东从军,平定粤东瑶民起义,亲自参加了对平民武装斗争的镇压。由此看出,俞万春完全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把水浒传看作是“邪说淫词,坏人心术,贻害无穷”的异端。他创作《荡寇志》,就是从精神上,思想上对平民阶层进行清理和扫荡,为满清统治者充当了一次精神城管。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b82b9014a90f603a0878e8f3212b31bb151edc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俞万春死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忠王李秀成将官方付印的《荡寇志》刻版予以销毁。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又重新刻印此书。后人对此书行文布局,造语设景,文字流畅,曾多加赞赏。此书得以流传颇广,确也得力于其文学性在近代小说中造诣不低。连鲁迅先生也说:“在纠缠同类小说之旧作中,盖差为佼佼者矣。”先生幼年于三味书屋,亦曾描此书绣像。然而一本书若主旨不正,文学价值越高,其为害越甚,所谓巧言令色,鲜仁矣。俞万春在《荡寇志》序言中自称是十三岁时,受雷霆上将陈丽卿托梦而作此书。但据其弟所言,是因为俞万春幼年多病,曾受名为陈丽卿的女道士医治,故有此一说,作者之人品可见一斑。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b30cc1e99bef76c6a6ef630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俞万春曾针对水浒传感慨道:“既为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所以对梁山好汉深恶痛绝,务必除之而后快。连原书中诈中风寒,远投化外的暹罗国主李俊,都被他押到京师凌迟;挑一担金银宝贝,不知所踪的迷踪派始祖燕青,也被他拉到阵上,一鞭打死。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文化人,他难道不该想想造成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而冒死抗争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吗?文人一旦没有了思想和气节,只堪做奴才。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5eef01f3a292df5862fbfddb7315c6035a8730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荡寇志》这本书自付印出版以来,就争议不断,后人不满梁山好汉落得如此悲惨结局,又在此书的基础上续写新书,为好汉们鸣不平。其中,署名白白客星的《忽来道人传》,从《荡寇志》第五十九回后开始撰写,讲述三国时的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显灵,帮助梁山英雄扫除雷部诸将的故事,也算替我等读者出了一口恶气!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08fa0ec08fa513dd99d7e16366d55fbb3fbd9c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将梁山好汉斩尽杀绝的反动小说《荡寇志》,为什么连鲁迅都称赞?
记得还是从小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知道了《荡寇志》这本书。课本里对它的注解是:由清代反动文人俞万春所作的,污蔑梁山农民起义的反动小说。俞万春在此书中,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好汉全部斩尽杀绝,一个不留,犹不解恨,还要将宋江吴用等三十六人凌迟处死,石秀等三人千刀万剐,萧让等三

如何评价小说《荡寇志》?
综上所述,《荡寇志》的价值观有明显的立场倾向,对世事粉饰过多。与《水浒传》相比,无论在趣味性、文笔、写实场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荡寇志》都显得退步,其反动倾向并非毫无根据。

将梁山好汉斩尽杀绝的反动小说《荡寇志》,为什么连鲁迅都称赞
官好还是匪好,其实没那么严肃。鲁迅在一篇杂文里说,匪是流动的官,官是坐堂的匪。你如果认真计较这些,就自找难受了。

如何评价《荡寇志》,真的是所谓的 反动小说 吗? - 知乎
《荡寇志》诞生于清朝衰败时期,反映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落后性,清王朝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被赋予“反动性质的小说”这一称号。《荡寇志》在文学价值方面,文笔流畅,情节设置用心,与《水浒传》等作品有相似之处,获得鲁迅的正面评价。从战争小说的角度看,它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战争文学作品,作者的...

《荡寇志》是本怎么样的书?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

...给梁山好汉安排了一个不堪官军一击,被斩尽杀绝的结局?
《荡寇志》是与《水浒传》针锋相对的作品,它给梁山好汉安排了一个不堪官军一击,被斩尽杀绝的结局。针锋相对:《荡寇志》在主题和情节上与《水浒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浒传》描绘了梁山好汉的英勇抗争和反抗压迫的精神,而《荡寇志》则强调了官军的强大和正义性,将梁山好汉描绘为反贼,最终遭到...

俞万春的《荡寇志》对梁山好汉的态度究竟是恶意诋毁还是明贬实褒?
这部书虽说有一些言语流露出些许对梁山好汉的喜爱,但是俞万春的立场不会因为细节上的矛盾而改变。他始终都是反对造反,造反者就是草寇,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和制裁。本部书暴露了作者对农民起义军要斩尽杀绝反动立场。这部书的写法和俞万春自身的士人情怀有关,因为他是一个不第的秀才,所以他对自己怀才...

《 》与《水浒传》针锋相对,给梁山好汉安排了一个不堪一击,被赶尽杀...
荡寇志 简介:此本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金圣叹评本之立场有正反两说,尚无定论),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

《水浒传》有怎样的成就?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

《水浒传》反应时代、思想……
在我国小说史上,《荡冠志》可算是反动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作者俞万春,是清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英雄好汉,紧接被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108将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自取其书名为《荡寇志》。作者死后,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