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上面所说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似乎仍然没有摆脱所谓“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学生被动受动的局面。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就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一个十分明确而重要的命题。
基于此,我们决定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校本课题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开放性教育,即以学生为根本。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不能盛气凌人,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教师老是扶着学生学,只能培养小才;大胆地让学生思考、锻炼,方能培养大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切都必须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教师应创设一个开放性的、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盼盼中学七年级学生。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教学方式:变灌输为交往。
灌输是教育者为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的强制的手段,而不管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它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和理智能力的蔑视。在教学中,交往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某一目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实验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达到学习的目的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五、课题的重点难点:
  1.重点: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六、实施步骤
1、目标:培养学生的五种学习能力:①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②阅读书本的能力。③听记能力。④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⑤智力技能。这五项内容反映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学习素质,包括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三大部分内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克服以往某些学习能力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化训练,而另一些学习能力却被忽视留下空白的弊端。
2、课程的设置安排
以初中语文教学的标准课时为准,即新授课(3课时)+阅读课(3课时)。
3、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具备的硬件条件
  ①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供学生开架阅读。
②有一定数量的功放设施及相应的音像资料。
③有一定数量的上网计算机,随时供学生进行网上浏览和网上研究。
4、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具体措施
①课前自学②课堂讨论③课堂讲析④总结演练
七、课题的研究过程:一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的研究准备(时间2013年3.4月)
  1.拟定课题实践方案
  2.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测评
  第二阶段:实验的进行(2013年3月—2013.6月)
  此课题方案用于2013年4月在七年组
  在教学实践中,探明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推广价值。
  第三阶段:实验的总结2013年6月
  (1) 实验后测评结果判断学生的能力提高
  (2) 将课堂实验的过程上升到理论,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并希望在全校推广。
  八、课题的研究方法
  讨论分析法,研究活动法,合作探究法,总结概括法,材料分析法
  九、课题的研究措施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地学习,去获得自己的知识,,使学生探究出一条成才的道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及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十、课题的可行性与分析
  (1校领导对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教育理念已在全体师生中达成共识
  (3) 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投入
  十一、课题展示的方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3)优秀教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积极、有效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其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最后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探究、大胆探究。只有坚持这样的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培养出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
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 明确学生中心:教师应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展开。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如相关书籍、网络资料、多媒体素材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自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五、课题的重点难点:1.重点: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2.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六、实施步骤 1、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为使课题研究中学生主动地在课内和课外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把学语文和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理论的学习: 1、自主学习的理论。《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
1、导入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背景。语文课程的内容虽然很广泛,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比较多,然而大多数的知识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有联系的。从这点出发,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未知语文知识的欲望。像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童年的发现》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这样设计导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探讨。 1、建立合作小组,分工明确。 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尽量考虑到学生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或学生轮流担当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管过程,其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话中,教师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自觉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通过听故事、...

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应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一、 明确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

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

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鼓励学生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一)进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二)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三)通过多读多感,进行自主获取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倡合作学习(一)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二)把握机会,巧妙设计。(三)明确要求,善于调控。三、尊重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