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之事在历史上真实的过程是怎样的?取到的是什么?真的是修成正果的真经吗?

如上面所说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9
唐僧取经

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太宗重视佛教,派僧人玄奘到佛教发源地去取真经。唐僧离开长安,一直西行。用了长达十七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宏愿,到达天竺国(今印度)取回了真经。从此,佛教在中国弘扬、传播。 玄奘取经事,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西游记》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而写成的一部文学著作,小说家吴承恩在民间口传的基础上,又加进了不少神话色彩,更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小说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参考资料:******

第2个回答  2008-08-30
建议你去 优酷网 看 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的 “玄奘西游记”。
就明白了。
或者查看 玄奘法师写的 《大唐西域记》。
第3个回答  2008-08-30
历史上真的有,但是小说里的唐僧取经其实是说如何修行的。怎么断贪嗔痴。三毒消灭才能成正果。
第4个回答  2008-08-29
善经善果。
第5个回答  2008-08-30
看看 百家讲坛 钱文忠教授所讲的

玄奘西游记

非常清楚
唐僧去哪里取的真经
取经过程:唐僧在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并经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取经结果:唐僧取得真经后,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这里的“西天”在《西游记》中指的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是佛教经典和教义的发源地。

唐僧去哪里取的真经
最终,他们成功到达西天,取得了大乘佛法真经。取经成果:取得真经后,唐僧返回大唐,将真经献给朝廷,为众生带来了福祉。同时,他也因此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综上所述,唐僧是在观世音菩萨的指引下,奉唐太宗旨意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这一路上,他经历了重重磨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取经取的是三藏真经,即经藏、律藏、论藏,合称“三藏经”。三藏真经各有具体含义。经藏记载佛陀说法的教义核心,像《大般若经》《金刚经》等,强调“度鬼”,也就是超度众生、阐释解脱之道;律藏是规范佛教徒行为的戒律典籍,例如《菩萨经》,对应“谈天”,涉及修行规范与愿力;论藏是佛弟子...

唐僧的真实经历是怎么样的?
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经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唐僧相关的故事:取经前事:唐僧为...

简述唐僧西天取经和收徒经过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观音点化陈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孙悟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

西游记 功成取真经 情节概括
概括:唐僧师徒来到玉真观,拜见如来,取得真经,反归东土。观音菩萨发现唐僧还少一难。四众跌入通天河西岸,过了老鼋渡河一难后才功德圆满。唐僧四人各在如来身边就职。唐僧: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最终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得成正果后...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

唐僧收徒经过概括是什么?
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

《西游记》故事情节归纳,急!!!
西游记【写作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

唐僧取经的最后一难是什么?
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费用”。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精。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