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GT1010的低调问世,标志着英伟达三位数显卡时代正式终结,GT730、GT710等型号也将逐渐淡出市场。至此,过去十年间超低端显卡的变迁得以回顾与盘点。
【Geforce G100(OEM)】
诞生于2009年3月的Geforce G100,被认为是GTX750Ti/GTX980Ti等产品的原型。作为Geforce 100系列的最低端型号,G100仅拥有8个计算单元与256MB的DDR2显存,属于Geforce 9300GE的更名产品。此系列产品仅面向OEM品牌机市场,全系均为更名卡,例如GT140就是9600GT的更名版本。
【Geforce 205(OEM)】
在英伟达官方眼中,Geforce 205在2009年11月问世,其性能在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其“空头”前缀,这款卡简称为“205”,性能与“G100”相近。205与210在运算频率和计算单元数量上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显存类型,205采用DDR2,而210则使用DDR3。
【Geforce 310(OEM)】
Geforce 310在2010年1月面世,性能略逊于205。其作为300系列的一员,仅面向OEM品牌机市场,零售市场相对较少。Geforce 310性能较弱,通过降低显存运行频率来实现与205的区分。
【Geforce 405(OEM)】
诞生于2010年9月的Geforce 405在性能上实现了小幅提升,主要通过将显存从DDR2升级为DDR3,并提高显存频率。其核心为GT218,具备48个计算单元,虽然性能稍强于405,但运行频率相对较低。
【AMD Radeon HD6230(OEM)】
在AMD的低端产品线上,HD6230属于罕见型号,它实际上是对HD5450的更名,通过提高DDR2显存的运行频率,性能理论上优于原版HD5450。
【Geforce 505(OEM)】
2013年2月发布的Geforce 505在参数上与前代产品并无变化,仅是更名操作,展示了英伟达通过简单更名来扩展其OEM产品线的策略。
【Geforce 605(OEM)】
2012年4月,Geforce 605以GT520或GT610的GF119核心推出,性能与GT610相比有所下降,主要针对低端设备的更新需求。
【Geforce GT705(OEM)】
诞生于2014年3月的Geforce GT705是近7年最热门的OEM亮机卡,被广泛应用于联想、惠普、戴尔等品牌的低端设备中。性能上,GT705是GT610的改良版本,略优于原版。
【Geforce 800(OEM)】
2014年3月,Geforce 800M作为笔记本的入门级显卡,主要面向移动市场。在台式机市场,该系列则相对较少应用。整体性能较低,仅适用于特定品牌机产品。
【Geforce GTX950】
台式机市场中,GTX950作为900系列的低端型号,性能较为均衡,适合作为中端游戏卡使用。笔记本市场则有910M/920M等入门级产品,性能接近于台式机的GT640、GT730等低端卡的改名版本。
【Geforce GT1010(OEM)】
新出的GT1010在架构上采用与1000系列一致的Pascal架构,参数上在GT1030的基础上削减一组计算单元,拥有256个计算核心与2GB GDDR5显存,性能相对稳定,适用于OEM品牌机市场。
【AMD Radoen RX5300/5300XT(OEM)】
AMD的低端入门卡RX5300/5300XT在性能上表现出色,通过简单的参数调整,既保持了出色的性能,又满足了商用与家用OEM品牌机的需求,超越了GTX1650的性能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