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如上面所说

财政供养人员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

主要是供职于党委、人大、政府、政法机关、政协、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等公共机构的人员,各类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育、科研、卫生等领域,此外就是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和长休人员。

扩展资料:

相对于财政供养的规模大小,公众对“质”的担忧更为突出:公职人员是不是精干、勤勉?能不能高效地履行职责?有多少只拿钱不干活吃“闲饭”的人?

程文浩认为,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相对可控,但领导职务人员比例过高,而真正在一线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者却相对不足,“官多兵少”、“头重脚轻”的问题突出。人员结构的整体失衡影响了财政供养人员总体的工作绩效。

有人曾质疑,四川某县总人口仅7万多人,竟有1正16副县长。对此,该县政府在正式声明中提到,在政策规定领导职数范围内配备的正副县长有10名,此外,还有4名挂职副县长,1名兼任副县长,以及1名正县级非领导职务

这并非个案。近年来,有些地方乱设机构、乱定级别,领导职数和公务员人数超标,一些乡镇干部好几百个,一些地方政府正副秘书长就有十几个。

有网友评论,一个县该是个多大的“庙”,竟供奉这么多的“菩萨”?这么多的副职,都得有相应的收入和待遇,超出承受能力的“吃财政饭”人员,以及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成本,让财政不堪重负。

李成言则强调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他说,要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财政供养的各类违规现象。

比如“吃空饷”现象,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不仅要让“吃空饷”的人和单位受到惩罚,更要让那些提供便利的人受到惩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财政供养人员“官多兵少”问题突出 影响工作绩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

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还包括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教师、医生、环境卫生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等,相当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员。

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政府机关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人员、政党机关人员和社会团体机关人员;二是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科研、文化等公立部门人员。

******

扩展资料: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的发生,财政局从四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

一是把好人员进出管理关

工作人员新进、调出、辞职、辞退、开除、退休、死亡等,单位必须持组织、人社部门批复文件及时到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出现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行为的,经调查核实后,将多领资金缴回财政或相应扣减单位预算。

二是把好人员经费编制关

根据机构编、组织、人社等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标准,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在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动态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单位人员经费预算,规范了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管理,增强了人员经费预算编制的透明度。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制定了《汉中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办法》,就增人增资、减人减资、日常管理、激励与奖惩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

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定期对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干部人事、机构编制、财经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第2个回答  2016-01-19
  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部分差额事业人员和离退修人员。
  广义财政供养人员是指以财政性资金负担个人工资的人员,包括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部分差额事业人员和离退修人员,也包含政府购买服务的政府机构聘用制人员、社区服务者、农村管水员、护林员等。
第3个回答  2018-07-26
广义财政供养人员是指以财政性资金负担个人工资的人员,包括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部分差额事业人员,也包含政府购买服务的政府机构聘用制人员、社区服务者、农村管水员、护林员等。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部分差额事业人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9-30
简单来说财政供养人员就是由财政部门全额或差额保障人员经费的这部分人员。主要包括:公务员、 事业人员以及军队等。
财政供养人员什么意思
一、财政供养人员怎么界定1、财政供养人员怎么界定情况如下: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什么意思
财政供养人员指的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提供资金支持,以维持其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详细来说,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1. 公务员:他们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公务员。这些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办公...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 狭义与广义定义: 狭义: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通常称为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 广义: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包括政府机关人员以及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政府财政承担经费供给的公职人员。详细解释如下:财政供养人员,也称为“吃皇粮”的人员,主要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的工作涉及国家管理、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他们的工资、福利等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这些人不仅包括公务员,还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的...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政府财政负担经费的工作人员。以下是详细解释:一、定义 财政供养人员,也称为“吃皇粮”的人员,主要是指国家财政负担经费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的正式员工。这些人员的工作涉及国家管理和公共服务,其工资、福利等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二、范围 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主要指的是公务员、参公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包括党、政、军、政协等机关人员,参公人员则在参照公务员法的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中,如农经局、军转办等。事业单位人员广泛分布于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教师占比较大。财政供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负担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供养率相对...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政府财政承担经费供给的公职人员。详细解释如下:一、定义 财政供养人员,也被称为公共财政供养人员,主要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中,由国家财政承担经费供给的公职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以及其他在公共机构工作并由政府支付工资的员工。二、特点 1. 工资来源...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其工资福利的人员。关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具体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狭义上:- 财政供养人员仅指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部分差额事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这些人员通常享有国家财政提供的稳定工资和福利待遇。广义上:- 财政供养人员不仅包括狭义上的在职...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还包括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教师、医生...

什么是财政供养人员?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各级政府财政承担其工资、保险以及福利待遇的人员群体。这类人员构成了政府直接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基础。具体来说,财政供养人员主要包括:第一类是公务员,他们是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式员工,承担着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责。第二类是机关工勤人员,这些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政务工作,但在政府机关的日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