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为什么禁售

能讲一下不

iPad商标门始末
  2月24日,美国苹果公司、IPADL(IPApplicationDevelopmentLimited)公司起诉深圳唯冠iPad案在深圳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当天深圳中院第十五庭座无虚席。
  这场纠纷缘起一份授权委托书。2009年12月23日,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湾唯冠”)授权该公司法律顾问麦先生签署协议,将八项 i-Pad商标一并转让给IPADL。本报获悉的授权委托书中显示,授权方为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有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负责人杨荣山的盖章。
  IPADL于2010年将其持有的全部iPad商标转让给了苹果。
  双方的争议在于,授权方的台湾唯冠是否有权代表深圳唯冠处理iPad在大陆的商标。苹果方面向深圳中院提交的证据认为,在签署委托书的两个月之前,电子邮件署名为JonathanHargreaves的IPADL代表与台湾唯冠法务部电子邮件署名为HuiYuan的代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展开谈判,谈判提及台湾唯冠是否能代表深圳唯冠的细节。邮件中,HuiYuan告知I-PADL,台湾唯冠方签约代表由麦先生担任,协议在台湾签署。
  公开信息显示,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国际(00334.hk)的子公司,但双方股权没有交叉关系。深圳唯冠的另一位代理律师谢湘辉表示,这个案件其实是台湾唯冠无权代表,因为它没有iPad商标在内地的所有权。而根据内地的公司法,虽然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国际的子公司,唯冠集团依然无权处分深圳唯冠的资产,更何况深圳唯冠的法人并非杨荣山。
  而深圳唯冠认为,台湾唯冠与I-PADL公司2009年12月23日签订的协议第11条明确约定,往来邮件均已被书面正式协议取代,不作为任何依据。
  “这其实是个荒唐的闹剧,苹果发现iPad大陆商标的拥有人不属于台湾唯冠而是深圳唯冠后,开始着急了并先声夺人。”肖才元表示。
  事实上,两个戏剧性的因素让该案更显得扑朔迷离。
  苹果在香港法院提起的诉讼案件中,所提交的材料显示,IPADL公司实为苹果公司律师操作下成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旨在用于收购唯冠手中i-Pad商标权的公司。
  2010年4月3日,iPad产品在美国开始向公众销售。2010年4月7日,IPADL以10英镑的价格向苹果转让了其全部的iPad商标。
  一家大型企业的代工人士称,苹果以IPADL名义向唯冠洽购iPad商标,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自己来头太大对方漫天要价,而且注册公司缩写为IPADL也好解释收购的商标的原因,但纠纷发生后,苹果律师的疏忽就要让苹果公司付出代价了。
  肖才元认为,深圳唯冠本来是和I-PADL之间的纠纷,苹果就这样强势插入了进来,IPADL的疏忽显而易见,根据相关规定,苹果的代理根本不成立。
  更为戏剧性的是,IPADL公司授权代表邮箱标明的主人——onathanHargreaves可能根本不存在。肖才元称,他从苹果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材料中得知的,根本不存在此自然人。由此断定,原告在申请办理公证时,对公证机构隐瞒了这一事实。
  商标门困局
  在商标门尚未有结果之前,从2010年9月份开始,苹果已经将iPad送进了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和时尚人士的工作包。
  而iPad商标在2010年3月22日,已被深圳唯冠的八家债权银行给查封。苹果提交给深圳中院的 《起诉状》称,IPADL于2010年4月7日将iPad商标转让给了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和IPADL将已被依法查封的商标签署转让协议,纯属闹剧。而且该协议是在明知IPADL不可能受让我方iPad商标之后签署的,显然不产生任何效力,并且是恶意的。”肖才元表示。
  在苹果将iPad在内地尚有争议的商标做成既成事实后。现实状况是,深圳唯冠却无力反击。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深圳唯冠要起诉苹果,需要巨额的财产担保。而深圳唯冠这家曾是中国外贸出口百强的企业目前几近破产。而苹果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果败诉,其iPad商标怎么办?
  上述代工业人士称,苹果肯定不允许这个商标流失,如果败诉了也只能和解,这也是深圳唯冠为什么在几近破产的情况下要将这宗官司打到底的原因。
  谢律师说,苹果公司对深圳唯冠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根据我国法律,若无法计算受损方的损失,可以获利方的盈利作为计算标准。对于这一说法,和君创业的媒体负责人黄一丁认为,因为苹果在内地有很多加工代工厂,在内地生产拿到海外去销售,这一部分损失需要通过海关进行计算,因此非常复杂。据了解,和君创业是唯冠电子全权委托处理这起商标纠纷案件的公司。
  本报多次联系过苹果中国的工作人员,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而负责苹果的公关公司人士表示已经被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苹果的iPhone在进入内地市场时,也是先进入中国然后和解转让的。
  根据汉王招股意向书披露的信息,2009年7月18日,汉王与苹果签订了365万美元的iPhone商标和解及转让协议。而在此之前,iPhone已经在内地开始发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2-06

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最终以苹果公司一审败诉而告一段落。尽管苹果公司提起上诉,但全国多地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各地苹果门店和代理商不仅下架iPad,还将面临数额不详的罚款。

简单说就是·唯冠在国内先注册的商标 苹果侵权了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15
CNET科技资讯网 2月15日 北京报道 (文/李钧) 近日,关于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去年底,苹果在与唯冠科技的诉讼中一审败诉,而本月7日,唯冠开始向法院申请iPad禁售令,全国多个地区iPad开始下架。
  然而,很多网友并不清楚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究竟是如何,下面,记者就来解释下双方品牌之争的来由。
  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它旗下有两家子公司,分别是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台北唯冠国际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各地注册“iPad”商标,而深圳唯冠在2001年,也取得了大陆地区的“iPad”商标权。
  在苹果开始筹划iPad计划时候,就认识到了商标的重要性,那时候,全球的“iPad”商标几乎都掌握在台北唯冠手中,苹果为了廉价获取这个商标权,耍了一个小聪明,他们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IP”的公司,外人完全不知道这家公司和苹果的关系,此后,苹果以IP公司的名义,向台北唯冠提出收购iPad商标所有权的问题,台北唯冠没有意识到这个商标的巨大商业价值,双方很快签订了转让协议,金额仅仅为3.5万英镑。
  然而,百密一疏,苹果机关算尽,仍然忽略了,在中国大陆地区,“iPad”的商标所有权是深圳唯冠,而不是台北唯冠,由于深圳唯冠注册iPad商标在前,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占据主动,但是苹果是iPad商标美誉度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贡献者,在法庭上也不是一味被动。
  去年12月,法院在处理双方纠纷时,裁定苹果败诉,也就是说,从现有法律意义上,苹果所销售的iPad都是不合法的产品。
第3个回答  2012-02-16
简单的来说就是深圳唯冠科技有限公司将苹果给告了 说苹果的ipad商标侵权了 当初苹果因为想省钱 苹果在国外注册了另加公司 ,外人都不知道这家公司和苹果的关系。苹果利用这家公司跟台北的唯冠买了ipad的商标。但是在大陆ipad的商标不是属于台北的唯冠。而是深圳唯冠。

而且已经在上海开庭审理了 一审苹果已经败诉了 ,目前各地苹果门店和代理商下架iPad,。已经不敢再卖了 抓住了要罚款的。苹果肯定不允许这个商标流失,如果败诉了也只能和解,这也是深圳唯冠为什么在几近破产的情况下要将这宗官司打到底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2-02-15
因为深圳唯冠拥有在ipad这个商标中国范围内的专有使用权,除非苹果拿到许可使用或者受让商标权,否则深圳唯冠可以禁止任何人在中国使用iPad商标。”

此次iPad商标之争要追溯到10年前,2000年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冠控股”)旗下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在中国申请iPad文字商标和文字图形结合商标的商标专用权,2001年获得核准注册,之后将该商标使用在其自行研发的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上。

  唯冠控股系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2001年至2004年,唯冠控股旗下另一子公司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湾唯冠”)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共获得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

  而在2005年前后苹果公司策划相关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之时,得知iPad商标归台湾唯冠所有,当时曾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向英国商标局提出申请,希望获得iPad商标,但在英国败诉。

  2010年2月9日,IP公司以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向中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撤销深圳唯冠的iPad商标。该申请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
苹果ipad为什么下架?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更新换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苹果公司不断推出新型号的iPad,这些新型号在性能、设计、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待,旧型号的iPad会逐渐被淘汰,从而被新产品替代,导致旧型号的产品下架。其次,库存调整也是导致iPad下架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销售季节...

苹果ipad为什么下架?
苹果iPad的下架举措,源于其销量的持续下滑。以iPad Pro 9.7版为例,尽管只在市场上待了一年,但因其销售表现不佳,苹果公司迅速调整策略,选择停止供应。销量是产品生命力的直接反映,正如iPhone 7推出中国红后,苹果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32GB的iPhone 6\/6p,其销售成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明智。...

ipad2为什么下架
综上所述,iPad 2下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性能、市场策略、生产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因素。虽然iPad 2已经退出市场,但苹果公司仍然在不断推出更新、更先进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苹果ipad为什么禁售
简单说就是·唯冠在国内先注册的商标 苹果侵权了

苹果ipad为什么下架了?
三、渠道问题和地区差异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因为供应链问题、渠道调整或地区销售差异导致暂时无法购买到iPad。但这并不代表iPad被下架,这些问题通常会很快得到解决,消费者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或其他正规渠道购买到iPad。综上所述,苹果iPad没有被下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电商平台或实体...

苹果ipad为什么禁售
事实上,两个戏剧性的因素让该案更显得扑朔迷离。苹果在香港法院提起的诉讼案件中,所提交的材料显示,IPADL公司实为苹果公司律师操作下成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旨在用于收购唯冠手中i-Pad商标权的公司。2010年4月3日,iPad产品在美国开始向公众销售。2010年4月7日,IPADL以10英镑的价格向苹果转让了其...

ipad禁售是什么原因
要求赔偿100亿元人民币。所以,苹果不肯屈服。(另外,苹果的另一个争执点是认为“唯冠国际”因为与“深圳唯冠”为同一老板。所以,商标转移的过程,是包括旗下公司的。所以,认为深圳唯冠有欺诈的行为。)而且,商标使用权的官司上,深圳唯冠获胜。所以,苹果ipad平板电脑被要求下架禁售。

ipad下架令 ipad下架令原因
于是便有了ipad部分下架 ipad下架令表面上是苹果败诉 实际上可能是苹果以退为进制造舆论压力 这场争端最后的胜者一定是苹果 一方面ipad席卷全球无法逆转 另一方面唯冠已经破产查封 债权银行急于用ipad商标获取资金以弥补债务 此次风波苹果的应对策略应该为一边拖延 一边制造舆论压力 迫使唯冠方面做出让步 最后对...

苹果ipad为什么下架了?
是的,许多地方已发布下架令要求ipad下架,因为唯冠国际公司的子公司深圳唯冠和台湾唯冠之一台湾唯冠于2009年将ipad的商标权转给了IPADL。而IPADL于2010年将商标权转给了苹果。可是ipad在大陆的商标权是深圳唯冠而不是台湾唯冠的,因此可以说大陆上的苹果公司出品的ipad是非法产品,因为商标不是苹果的,属于...

iPad下架令导致iPad禁售 苹果出路在何方?介绍_iPad下架令导致iPad禁售...
随着苹果在一审中败诉,多地工商部门介入调查,iPad产品在多地被下架,甚至可能面临禁售。深圳唯冠采取了强硬措施,包括申请禁售令和禁止iPad进出口,意图进一步打击苹果。苹果的iPad3新品上市也笼罩在不确定的阴影下,如果商标权纠纷维持原判,不仅可能面临巨额赔偿,新品上市时间也可能推迟或被迫改名。对于深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