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如上面所说

行测的内容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一般行测里的公共基础只是在常识判断这个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给你列出来参考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其他知识:近一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31
你好,很乐意为您解答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2001年以前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直把《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之一。2001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对考试科目和考核内容作了调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一科的考试内容,而增加了申论,同时,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以考察。
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则不尽相同。有的省份也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如云南2006年,河北省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都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有的省份还继续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加以考核,如江苏省2006年。
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同类考试的考查内容和方式不固定,建议考生以报考地区最新的公告和真题为准。

希望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2

1、******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考试的内容涉及法律、政治、文化、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和******里面的常识判断有点类似,但是又不同于常识判断,比常识判断的内容要深,而且要广。 行测包括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2、******一般为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部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09
以江苏公务员考试为例,
公共基础知识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其他知识为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试卷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A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B类试题结构为: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C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符号信息进行筛选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试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考试时限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4个回答  2020-05-02
行测的内容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一般行测里的公共基础只是在常识判断这个模块。
第5个回答  2013-05-31
你好,很乐意为您解答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2001年以前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直把《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之一。2001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对考试科目和考核内容作了调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一科的考试内容,而增加了申论,同时,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以考察。
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则不尽相同。有的省份也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如云南2006年,河北省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都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有的省份还继续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加以考核,如江苏省2006年。
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同类考试的考查内容和方式不固定,建议考生以报考地区最新的公告和真题为准。

希望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6个回答  2018-05-12

1、******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考试的内容涉及法律、政治、文化、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和******里面的常识判断有点类似,但是又不同于常识判断,比常识判断的内容要深,而且要广。 行测包括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2、******一般为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部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7个回答  2013-10-09
以江苏公务员考试为例,
公共基础知识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其他知识为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试卷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A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B类试题结构为: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C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符号信息进行筛选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试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考试时限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8个回答  2020-05-02
行测的内容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一般行测里的公共基础只是在常识判断这个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定义与范围:公共基础知识:它是行测考试中的一个具体内容部分,主要涵盖了一些基础性的、普遍性的知识点,比如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等常识性内容。行测:它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测试题目,旨在全面评估应试者的行政职...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的主要区别如下:考试内容与深度: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察法律、政治、文化、常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比行测中的常识判断部分要更深入、更广泛。行测:则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考察点和难度。题型与考察方式:...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的主要区别如下:定义与范畴:公共基础知识:通常是行测中的一个考试内容部分,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基础性、普遍性的知识。行测:是一种心理测验,用于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

公基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公基和行测主要有以下区别:考试内容和范围: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察范围较广,但考察难度相对不大。公基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内容比行测中的常识判断要深且广。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涵盖数量关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和公考的《行测》基本一样,一般只是题量与题型难度有差别;后者包括面比较广泛,会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时事、哲学理论等等内容;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目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的对考生综合知识进行考察的...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公共基础知识更侧重于对应试者知识储备的全面性进行考察,而行测则更侧重于对应试者在行政职业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在实际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中,通常会结合两种考察方式,以全面评估应试者的综合素质。总的来说,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在考试内容和侧重点上有明显的不同。了解两者的区别有...

公基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三、区别分析 1. 考查内容不同:公基主要考查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行测则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2. 考查形式不同:公基通常以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而行测则包括逻辑推理题、资料分析题等。3. 难度和侧重点不同:公基需要考生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入的理解,而行测则需要考生具备快速反力和解决...

行测和公共基础知识有什么区别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公共基础知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考试,其在考试内容、测试目标和题型设置方面存在差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侧重于评估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所需具备的行政能力,涵盖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而《公共基础知识》则侧重于评估应试者在...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区别:考试内容不同。《公共基础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时事政治等考点,《公共基础知识》主要靠平时阅读量和知识量的积累,复习基本也只能靠死记硬背,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行测》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这五个方面...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综合知识,另一个是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也叫公共基础知识,就是考政治,法律,经济,时事政治,公文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常识,而职业能力测试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方面的,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内容。总体上看这门课的考试内容和公务员的差不多,而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