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试题: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一)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问题不具有构成身份的人与具有构成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例如一般主体教唆、帮助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成立脱逃罪的共犯。 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特殊身份仅就正犯(实行犯)而言;至于教唆犯与帮助犯,则完全不需要特殊身份;一般主体教唆、帮助...
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考点: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1.两个以上的人意图实施的犯罪罪名相同,只是具体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次要因素不同,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因为共同故意只要求在刑法的范围内相同,也即罪名相同或部分重合,不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内容完全相同。如甲教唆乙在马路边抢劫,乙接受教唆后入户抢劫,成立共同犯罪,但甲与乙量刑幅度不同。2.在...
2015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犯罪构成16、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B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犯罪中止及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所谓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为:首先,从犯罪主体来说,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犯罪。其次,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说,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从而构成一...
司法考试冲刺重点(刑法学)之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二)共同过失造成同一损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刑法25条明确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各类重大责任事故方面的犯罪即是这方面的例证。司法解释的例外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
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考点: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2017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考点: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1.这里两人以上,既可以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还可以是两个以上单位和自然人的结合。2.如果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犯罪,我国传统...
司法考试陈兴良刑法讲义——共同犯罪:定罪1.正犯的定罪(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单独正犯与共同正犯)2.组织犯(犯罪集团)3.教唆犯 4.帮助犯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被告人成某与范某互相之间不存共同犯罪故意,因而不构成共同犯罪,而是一种同时犯,应当分别定罪。案例二被告人吴平与王文虽然开始没有共同犯罪故意,但在实行犯罪过程中形成共同...
2015年司法考试卷四精选题及答案综合案例分析(9)问题:1.陈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答案:构成抢劫罪而非绑架罪,因为陈某是直接向赵某索取财物,而非向第三者索取财物。2.高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答案: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高某并无绑架的故意,而以为是索要债务。3.陈某与高某是否...
共同犯罪的判定。试题。。求详细我觉得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从主观方面分析,陈某是以勒索赵某财物为目的,构成绑架罪,而高某误以为赵某欠钱未还,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为只构成非法拘禁罪。高某在公园的行为也不 构成敲诈勒索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
2019法考必备考点:【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与意思联络的关系同时犯是两人相互缺乏意思联络,偶然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实施犯罪。同时犯因为缺乏意思联络,没有共同故意,所以不构成共同犯罪,独立定罪。二、共同犯罪的分类 1.结构上看: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 任意共犯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情形。必要共犯是刑法分则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