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来说,背调有两个基本目的:其一,是为了核实应聘者简历及从业信息的真实性;其二,是为了合理评估并定位特定求职者。通过背调工作提升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所以,一般情况来说,背调是合理的,没有必要也不能拒绝。但是,如果特定企业的背调程序不合法或者背调内容不合理,作为应聘者个人是可以理直气壮拒绝的。
为何要进行背调?
不同公司对于背调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流程差异很大。一些公司的背调就是走马观花,而有些公司的背调则严肃认真。从企业角度来看,为什么要背调,又怎样背调呢?
1.核实真实性
这个理由,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想到。人力资源面试甄别只是其中一方面,为了更精确合理地评估应聘者,背调必不可少。
很多简历或者面试中已经登记或者沟通的信息不是真实的,这会导致企业在用人、定岗、付薪等方面出现偏差,造成没有必要的成本损失,不利于健康良性的人才队伍建设。
2.评估合理性
面试和简历甄别,只是企业听应聘者的一面之词。要想全面精确地了解应聘者,就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与事实。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呢?那就是背调。
企业会通过背调过程中与相关人员或部门的实际沟通,获取抗压、团队、品质、个性、真实能力、绩效特征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后续录用和定岗定薪提供有力的
佐证。
3.避免风险
用人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的来源,不仅是简历的真实性,还有职业的操守。必须曾经的
劳动争议、曾经的违规行为、曾经的职业劣迹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因素的信息,来评估应聘者个人在岗的风险系数。
比如,一些员工有泄密的
前科、一些员工有假公济私的违规行为、一些员工有渎职或者职务侵占的不良表现,都可能被人才需求方在背调之后拒之门外。
为何要拒绝被调?
诚然,对于相当数量的求职者来说,背调不是一件让自己舒心的事。很多人持有较大的排斥心理。通过我个人多年的职场实践,大体总结如下:
1.侵犯隐私
要么对于背调内容把我不准,要么对于一些背调的行为非常敏感,觉得很可能会触及自己不愿被人知晓或者不愿透漏的个人隐私问题。
处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一些应聘者不愿接受背调。
2.一些人简历或面试中“粉饰”过度
在提供给人才需求方的简历中,有明显的夸大甚至无中生有的成分。不符合现实,或者夸大现实。在实际自我职场经历、业绩、能力等方面的沟通与介绍中,“用力过猛”。
粉饰自己无可厚非,但是粉饰过度,就可能弄巧成拙,导致不敢或者不愿面对背调的问题。
3.掩饰劣迹或者担心报复
一些求职者实际职业经历确实不错。但是,
职业生涯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或者“污点”,担心一旦被人知晓,会让自己前途暗淡;还有一些求职者,与原来的一些同事或者领导有矛盾,担心他们在被调中说自己
坏话,让自己“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