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季度数据,我为华为捏了把汗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22-08-11

“有质量地活下去”


“组建军团”


“多打粮食”


……


在4月26日第19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几个高频词无不透露着当下华为面临的形势严峻性。


“华为还是新手,可能会犯不少错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回应媒体的一句话,将华为新业务之一——智能 汽车 的“小目标”,从高空打落到地下。


去年,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夸下海口,华为2022年智能 汽车 销量要达到30万。这个小目标,超过了新势力三杰“蔚小理”2021年的交付量总和等。


不过,早在4月18日余承东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改口,“今年难以完成30万辆的销量目标。在全球 汽车 缺芯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三十万辆。因为供应不出来。我们是第一年,如果能搞一二十万台,已经是奇迹了。”


新业务拓展受阻,最新披露的数据更是让人感受到,华为被逼到了悬崖时刻。


2021年,华为营收降至6368亿,同比下滑28.6%后,华为连续把持了六年的“中国第一大民企”宝座,易主了。


最新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华为营收仍然未止住下滑趋势,第一季度营收1310亿元,同比下降13.9%;净利润率4.3%,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


但哪怕在断粮危机面前,华为仍然允许内部养“梵高”。甚至任正非在对话华为科研人员时说:


我们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我们大部分在山下种土豆、放牧,把干粮源源不断送给爬山的人,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种不了水稻,这就是公司的机制。


什么是珠穆朗玛峰?爬山的人又是谁?为什么他们可以不打粮食?这些人能带华为走出生存困境吗?


前两天,我去华为参加了第19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终于找到了答案。



华为已经进入自救求生的关键一年,它鼓励员工拿着“手术刀”加入“杀猪”战斗。


怎么“杀猪”?从去年到现在,华为最大的动作就是 成立军团


目前已成立了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智能光伏和数据中心能源等15个正式“军团”,而且今年5月份还将成立新的军团。


它们承载着华为加速技术商业化、寻找新的收入空间的目标。


任正非对军团的定义是—— 通过军团作战,打破现有组织边界,快速集结资源,穿插作战,提升效率,做深做透一个领域,对商业成功负责,为公司多产粮食。


这招是从谷歌学的。谷歌的军团是由博士、科学家、工程师、营销专家组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大概五六十个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世界第一。


有人以为,华为“不务正业”,要去挖煤,要去发电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甚至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里面的专业设备华为都不会去做。


以煤炭军团为例。煤炭行业是一个“暴利”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国内大大小小的煤矿正在或主动或被迫进入“自动化改造”或“数字化转型”阶段。


使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正是华为的拿手菜。任正非曾表示, “中国有5300多个煤矿、2700多个金属矿,如果能把这8000多个矿山做好,对华为空间很大。”


煤矿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安全问题,为此华为定下一个目标,要通过5G+人工智能帮助煤矿行业实现“安全、少人无人”。


从需求调研到商用发布,华为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在过去是无法想像的。去年9月华为联手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发布了命名为“矿鸿”的智能矿山操作系统。


矿鸿操作系统解决了在煤矿作业环境下,各种各样设备联通的问题,用其客户的话来说“设备之前互相认识了,机器人跑一趟就把数据采集了, 距离矿工穿西装打领带采煤的梦想就更近一步了”。


这也是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从To C领域扩展到了To B领域,在工业领域进行B端商业化试水。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在消费者业务板块折戟后,华为重新审视、调整自己的业务板块和组织架构,华为的云业务、数字能源、煤矿港口公路军团等新的业务快速成长。


4月28日,华为公布第一季度营收数据后,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表示:“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消费者业务受到较大影响,ICT基础设施业务实现稳定增长。”



除了眼前的硬仗,华为要打的还有未来的“持久战”。


在大会上,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做了一个主题演讲——《面向未来的科学假设与商业愿景》,并描述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场景:


比如在视觉上,有些蜘蛛眼睛在物体轮廓和运动计算上远远超越了人眼,有利于快速精准捕获猎物,自动驾驶 汽车 是不是正好需要这种眼睛?


例如蚂蚁,小小的蚂蚁大脑一般只有0.2毫瓦的能耗,它既不用深度学习,也不需要遵循可计算性理论和冯·诺依曼架构,但是却能够跑来跑去做很多复杂的事情,例如筑巢、寻找食物、养蚜虫等等。AI领域目前遇到的计算模式瓶颈和能耗问题,不正是需要蚂蚁的大脑?


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许就像十九世纪梵高的画,要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才会被看到价值。


但在华为,任正非曾明确表示:“我们这么大的经济总量,允许一部分人‘梵高’应该是可以的。”


就在几天前,华为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胡厚昆说,“我们希望用世界级的难题,吸引世界级的人才,来共同迎接挑战,推动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召集令最后还有一行字提到了“5倍薪酬”。


科普一下, 天才少年的薪酬分为三档,最高档为182万-201万元;第二档为140.5万-156.5万元;第三档为89.6万-100.8万元。


心动吗?过去2年华为已经招募了300多位天才少年。


走入华为公司,随便抓2个人,就有一个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比例约占公司总人数54.8%。华为目前至少拥有包括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还有15000人在从事基础研究。


这些研发人员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科学家,一条是工程师,前者可以专心做“梵高”,做一些先知先觉的科学研究。


后者需要加入“杀猪”战斗,根据“猪”的肥大、关键节点突破的价值、“战役”的大小来量化评价,“猪”杀得多、杀得肥,根据战功有机会升为“中将”。


2021 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 1427 亿元,同比增长了 22.4%,创下了十年来的最高。


一家还在为“活下去”努力的公司,又不是科研院所,为何要养“梵高”?为什么要吸纳全球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高度抽象的数学命题、物理命题、化学命题?


很大程度上,中国与对手最大的差距不在应用、制造领域,而是在基础研究领域。


近两百年,科学引领技术的案例比比皆是。牛顿运动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支撑着人类航天梦想,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奠基了电力和电子工业,图灵原理和模型孕育了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构架。


华为的5G也是类似的故事。


在2008年土耳其数学家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华为很快就注意到其中技术可用于5G编码,于是迅速组织几千人和这位数学家合作,把一篇论文变成几千个专利,一举奠定在5G方面的优势。目前华为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高居全球第一。


在此次大会上,华为还提出了5.5G,5.5G将提供泛在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能力。从5.5G新增场景来看,上行超宽带应用于机器视觉等产业;宽带实时交互,应用于VR等领域;融合感知通信,则主要应用于车联网和无人机两大场景,支撑自动驾驶需求。


但周红在演讲结束时说, “今天,我们对数字技术的所有想象都是保守的。”



“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困难,地缘冲突、汇率波动、全球疫情、大宗商品涨价、全球性通货膨胀,这些都是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看得见、看不到的陷阱。”胡厚昆对华为面临的外部环境表达得很透彻。


陷阱无处不在,英雄折戟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华为的智能 汽车 “小目标”。


但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改变华为的基本逻辑——创新,在创新方向上,华为从单点创新转向系统创新。


华为把创新分成5个环节:从假设到愿景,到理论、技术和商业创新。


越靠近后端商业、客户和用户的创新,效果就越明显,比如华为的组织创新——成立军团;而越靠近前端假设、愿景和基础科学,就越需要耐心,华为的“梵高们”不是摘“低垂的果实”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多次给员工讲蛭形轮虫的故事。


在科学史上,有一种生存了8000万年的蛭虫,多少科学家研究了数十年,有些科学家因找不到雄性蛭虫而大光其火,实际上他们已经走到诺贝尔奖的边上了,最后由比利时科学家发现它是单性繁殖。


她发现蛭虫的基因链会断裂,又会重新整合,也会发生突变,这不就是优选吗?所以它们经历8000万年,经历多少灾难,还存活下来了。


科学家们表示,蛭形轮虫已接近“能够无限存活”的状态。其在无水环境下能够存活数年而不完全脱水,在重回水中之后又会复苏。在冻土中被“冷冻”24000年后,仍然能够复活。


任正非认为华为的文化如同蛭形轮虫,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通过各种内部变革和“基因融合”,来防止熵增、沉淀和内卷化,甚至希望象蛭形轮虫一样,逐步建立起极限的生存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


越是极端的外部条件,越能锻炼极限生存能力 ,我们在华为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4月25日,“华为消费者BG”正式更名为“华为终端BG”,全面进军商用领域。


4月28日,华为发布折叠旗舰手机华为Mate Xs 2,并且余承东表示:


“去年我们手机供应很困难,(今年)我们有个好消息,华为手机的供应得到了极大改善,所以大家想买华为产品、手机能买到了。”


在手机业务一定程度受阻后,华为的智能穿戴设备起来了。截止2021年底,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已超过1亿,2021年三季度华为手表和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


云业务,也成为华为增长最快的业务,2021年增幅约37%。目前华为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世界第五的云服务商,在国内仅此于阿里。


华为的生态发展进入快车道,搭载HarmonyOS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超过2.2亿台,生态设备发货量1.5亿台


……


华为何时能突破“重围”?

看了一季度数据,我为华为捏了把汗
在4月26日第19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几个高频词无不透露着当下华为面临的形势严峻性。 “华为还是新手,可能会犯不少错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回应媒体的一句话,将华为新业务之一——智能 汽车 的“小目标”,从高空打落到地下。 去年,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夸下海口,华为2022年智能 汽车 ...

流畅+超强双核 华为Ascend P1深度评测
但是如果你认为华为的野心仅仅是2499这个价位,那你就错了,继华为荣耀之后,华为又推出了旗下新的旗舰产品——华为Ascend P1,作为华为高端系列Ascend系列的首款机型,华为Ascend P1拥有双核处理器,安卓4.0操作系统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等等高端配置。当然售价也不会仅仅是2499元了。这不禁又让笔者为华为捏上一把汗。...

小米未来有可能超越华为吗
在很多人看来这两者都很难实现,我们就先说第一个问题,小米要重新回到国产第一的位置,那么也就是意味这要超于华为,而在2018年的时间,华为手机年出货量达到了2亿台,而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差距巨大,要想超越我们都捏了一把汗。华为超越三星手机,在我们看来其实也算是一种挑战,三星手机的研发和...

华为荣耀30s电源键会不会因为手出汗而损坏?
你好楼主,这种情况下你完全可以放心,因为我们的手出汗并不会出太多。如果是出汗太多,夏天装在衣服口袋中与皮肤贴紧的情况下,如果出汗比较多,碳水可能会经过电源键。而进入到手机内部造成手机硬件损坏,但是如果拿在手中,只是手中出的汗。那么完全达不到渗入到手机内部的地步,所以更不会损害手机的硬...

华为有没有可能以后退出手机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相信华为是不会轻易退出手机界的。在美国的严厉打压下,现阶段华为确实步履艰难,大家都替他捏把汗。但是,我想华为一路走来就很不平坦,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想当年任正非一度到了不成功就要跳楼的境地,那还不惨吗?可是,华为并没有倒下,而是负重前行,不断的...

华为mate发热如何解决?
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法解决,请您提前备份好数据(第三方通讯类应用需单独备份),将系统恢复出厂设置并升级到最新版本,若仍然不能解决,建议您携带购机凭证到附近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修。2、上网时发热:(1)建议您在信号较好的地方上网。信号不稳定时,为达到良好的网络质量,手机信号收发功率会自动提高,...

华为手机触屏失灵了怎么办?
将手机强制重启尝试,如果问题依旧无法解决,建议您携带相关购机凭证前往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测。温馨提醒:EMUI 11.0版本中,强制重启手机的方式为同时按住音量下键和开机键 10 秒以上。如果您之前没有备份数据,检测时会有数据丢失的风险。相关链接如下:客户服务中心寄修服务预约服务维修备件价格查询 方法...

华为电脑系统和华为手机华为鸿蒙系统据说手机与电脑都可以使用_百度知 ...
美国针对华为的“禁售令”,我们都为华为捏了一把汗,一个全球最强的国家,倾全国之力封锁一家中国的公司。 芯片断供,华为海思“备胎”芯片补上;手机操作系统断供,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补上;那么,微软断供windows系统,有备胎计划吗?下文具体说一说。余承东透漏,在今年秋天或者明年春天,华为将发布自研的操作系统,“...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
这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里用任正非的某些哲学思维解释了我的疑惑,且看华为和任正非是如何学习优秀品质又是如何运用在华为的品牌、服务和产品上的。 关于华为的书太多太多,滥竽充数者众,用汗牛充栋形容也不为过。许多作者根本就没有进入华为内部做访问调查,就随随便便在网上找几篇文章,几个报道就能...

手机指纹添加不了指纹怎么办?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手机在录入手机指纹锁时录入失败,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排查:1.请保持手指和指纹接触面干净无脏污影响;2.若您的手机为屏下指纹,非官方手机膜(防窥膜,水凝膜,钢化膜等)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接收信号变弱,影响用户指纹录入体验,建议撕掉贴膜或者更换官方手机膜后,重新进行录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