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端手机大众化,为何不在澎湃芯片上发力?

如上面所说

网上流传着“小米澎湃 S2流媒体系统多次失败”的说法,称小米放弃了S2流媒体系统。小米的高管被迫澄清谣言,告诉公众小米没有放弃澎湃S2。当然,放弃S2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商业选择,但是澎湃S2对于创造技术光环,更好的控制供应链,增强高通和联发科技的议价能力具有意义。

小米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基带上,在澎湃S1基带飙升后,非常不友好,由于德州仪器和英伟达通过制造不确定基带退出,马维尔这样的老牌制造商也得到了中兴基带调制的帮助,英特尔经过几年收购英飞凌后团队的基带也明显不如高通,以至于苹果公开“阉割”高通的基带,以确保每一部iPhone都有类似的用户体验。在基带上被压伤并不可耻,关键是要尽快解决问题。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给自己的芯片高附加值,但小米在澎湃芯片上的位置不应该太高,而是应该稳定,首先稳定在中间端。对高通和华为的顶级旗舰芯片出价是不合适的。要想用高端的澎湃取代高通的骁龙旗舰芯片,三年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小米把澎湃定位到的高通骁龙636/660芯片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甚至还有一些价格实惠、易于使用的六核芯片,有四个小核和两个大核。

小米想要保留澎湃,这不是问题,但是研发资金必须充足。总之,28nm流片的成本高达四五百万元,14/16nm流片的成本高达数千万元。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更不用说购买知识产权的成本和工程师的工资,恐怕连流片的成本都不够。芯片的定位不应该太高,在高通芯片的顶层有些不合理。应该定位在高通的中端芯片,然后大量应用在自己1200元到2000元的手机上,因为这个价格小米可以站稳脚跟,出货量也有保障。形成了低端红米配展锐、高端红米配小米量型配澎湃 、小米旗舰配高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0
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不够成熟,而且研发难度大,研发成本高。
第2个回答  2022-05-10
因为芯片这一块一直是所有手机的一个短板,我们的科研人才在短期之内还不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没办法发力
第3个回答  2022-05-10
主要是在这方面技术不是特别给力,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就没有这样的选择。
小米高端手机大众化,为何不在澎湃芯片上发力?
网上流传着“小米澎湃 S2流媒体系统多次失败”的说法,称小米放弃了S2流媒体系统。小米的高管被迫澄清谣言,告诉公众小米没有放弃澎湃S2。当然,放弃S2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商业选择,但是澎湃S2对于创造技术光环,更好的控制供应链,增强高通和联发科技的议价能力具有意义。小米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基带...

小米放弃澎湃芯片了吗现在
原因是,澎湃芯片是小米旗下的自研处理器品牌,旨在提高小米手机的性能和竞争力。但是由于澎湃芯片的研发时间过长,技术实力相对滞后,且对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控制不够精准,使得小米在市场上难以立足。因此,小米决定放弃澎湃芯片,转而采购高质量的处理器。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影响着手机的速度、性能...

澎湃芯片失败的原因
澎湃芯片,小米自主研发的产品,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为技术困难、市场环境挑战以及定位问题。首先,芯片技术的复杂性和高要求,使得澎湃芯片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大量人才和资金投入,而小米在芯片设计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技术问题层出不穷。其次,市场环境对澎湃芯片的成功也产生...

小米澎湃S1不值得过度拔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小米澎湃S1不值得过度拔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战略考量而非技术突破:小米涉足手机芯片领域主要是基于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洞察和全球化战略的长远考虑,而非单纯的技术突破。小米意识到拥有独立处理器是巨头商业模式中的关键要素,因此涉足芯片行业更多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自主权。挑战在于用户体验而非芯片...

为什么小米不把自家的澎湃处理器用在红米手机上?
因为澎湃处理器存在手机发热严重,大型游戏卡顿等类似问题。早在2014年小米就开始芯片研发的筹备工作,在2017年2月28日正式发布“我心澎湃”小米松果 澎湃S1处理器,该处理器是八核64位处理器,主频可达2.2GHz,配以四核Mali T860图形处理器,并且支持4G通话通信(VoLTE)。该处理器最早运用在小米5C上,该...

小米澎湃S1采用A53架构,前景为何没有想象中好?
小米的中高端手机销量占比较低,这意味着其自研芯片的生产量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消化。这将对小米自研芯片的持续研发和迭代造成不利影响。供应链和市场策略调整:从入门级芯片到顶级芯片的跨越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小米需要在供应链和市场策略上做出相应调整,以支持自研芯片的研发和推广。然而,这些调整可能涉及...

小米的澎湃处理器怎么没动静了
力求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小米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公司将继续加大对芯片研发的投资,争取在未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虽然澎湃芯片未能成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但公司依然保持着对技术的敬畏之心。未来,小米将继续在芯片领域进行探索,期望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什么澎湃S1不值得过度拔高?
小米澎湃S1不值得过度拔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技术门槛与市场竞争:虽然澎湃S1是小米28个月辛勤努力的成果,但在2014年,手机应用处理器的技术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单纯依赖芯片技术的突破并不足以确保产品的成功。用户体验与整合创新:小米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芯片技术,更重要的...

小米自研松果芯片采用A53架构,前景真的不乐观吗?
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澎湃S1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但小米的中高端手机销量占比并不高。这可能导致澎湃S1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进而引发成本和供应链问题。技术积累不足:从入门级芯片到顶级芯片的跨越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小米虽然推出了自研芯片,但在技术积累方面仍有待加强,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小米澎湃S1不值得过度拔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差异化竞争应聚焦在操作系统优化、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而非单纯依赖芯片本身。小米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和MIUI操作系统上,而非芯片技术上。澎湃S1的价值在于它代表了小米的危机意识和未来生态构建,而非被夸大为颠覆性的力量。因此,对其价值的评价应保持客观,避免过度拔高。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