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出一张8年级下册人教语文5单元的卷子 满分100分 最好没有作文 {好的给20分}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12-06-2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  班别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 成绩___
一、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4×7=28%)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2、《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
3、《过零丁洋》中巧妙地借用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地名对”是 __________ _____;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的是_____________ __。
4、《水调歌头》中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抒发作者对世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5、《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历史的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
二、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2%)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三、判断下列句子类型。(2%)
(1)多么令人难忘的一节课! ( )
(2)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 ( )
(3)今天国庆节。 ( )
(4)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 )
四、阅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回答问题。(2%*3=6%)
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输给了法国对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总统和两万球迷默默站在机场,人群中打出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会过去!”
(1)前后两条同一内容的横幅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前一条:

后一条:

(2)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
(1)才美不外见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58分)
(一)(20%)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猛浪若奔( ) 负势竞上( ) 鸢飞戾天者( ) 经纶世务者( )
2、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

3、作者描绘水时抓住 的特点;描绘山时紧扣 的特征。(4%)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

 5、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2%)

(二)(18%)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2%)
9、解释下列加点词。(4%)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
(3)造饮辄尽 (4)晏如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除本文外,你还知道本文作者哪些的诗句或文章,请写出两句。(2%×2=4%)

(三)(2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
① 无从致书以观 ②援疑质理
③ 烨然若神人 ④色愈恭,礼愈至
14、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3×2=6%)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年级 姓名 成绩

一、 积累运用(30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7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世有伯乐, 。(韩愈《马说》)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化作春泥又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7)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下列加点字的六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衔觞(shāng) 黔娄(luó) 晏如(yàn) 宫阙(quē)

B、 媵人(yìng) 烨然(yè) 绮户(qǐ) 叱咄(chì)

C、 曳屣(yì) 缊袍(yàn) 负箧(qiè) 皲裂(jūn)

D、 惶恐(huáng) 嗜好(shì) 寥落(liào) 箪瓢(chán)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四支僵劲不能动

B、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策之不以其道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

B、 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

D、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8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性嗜酒( )

(3)或置酒而招之( ) (4)无冻馁之患( )

(5)言和而色夷( )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7)援疑质理( ) (8)若人之俦( )

6、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

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

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

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

二、 阅读·品味(70分)

(一) 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8—11题(25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8分)

(1) 不慕荣利( ) (2)性嗜酒( )

(3)既醉而退( ) (4)晏如也( )

9、翻译下列句子(8分)

(1)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0、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4分)

11、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

(二) 阅读韩愈的《马说》文,并回答12—16题。(2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2、有“/”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2)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8分)

(1)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 策之不以其道( )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

14、下面各组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15、本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4分)

1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的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表达的意思。(100字内)(6分)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并回答17—21题(20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匹马戍梁州( )旧貂裘( )( )鬓先秋( )身老沧洲( )

18、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4分)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19、诗中表明了作者即使在梦里也不忘记国事的诗句是:

(3分)

20、从诗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 )(4分)

A少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晚年时期

21这首词的题目是《诉衷情》,你认为作者所要诉的“衷情”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1)病树前头万木春(2)春蚕到死丝方尽(3)然后有千里马(4)东风不与周郎便(5)高处不胜寒(6)落红不是无情物(7)黑云压城城欲摧 2、B 3、B 4、C 5、(1)超过(2)喜欢(3)有时(4)寒冷饥饿(5)平和(6)借(7)询问(8)辈,同类 6、B 7、B

二、(一)8、(1)爱慕(2)爱好,嗜好(3)已经(4)安然自若的样子9、(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2)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10、这充分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11、答案提示: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时所采用的两种态度和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醉,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二)12、答案提示:(1)安求/其能千里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13、(1)这(2)喂养(3)鞭打(4)有时14、C 15、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16、

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恩等角度展开合理的想象均可。

(三)17、shù diāo qiú bìn cāng 18、A 19、关河梦断何处?尘间旧貂裘。20、D 21、这首词是作者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化,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陆游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要求恢复中原的愿望,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词充分表现了陆游要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满腔热忱。

还有一个发不上来,亲自己 参考:******
帮我出一张8年级下册人教语文5单元的卷子 满分100分 最好没有作文 {好...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___(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___12、除本文外,你还知道本文作者哪些的诗句或文章,请写出两句。(2%×2=4%)(三)(20%)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一】在唐代安史战乱之后的一个早晨,东方刚露出了鱼肚白,浓雾笼罩着整个大地,石壕村一片死寂。这时,杜甫要启程赶路了,他紧紧地握住逃跑一夜刚回来的老汉那皱纹累累的手黯然道别。杜甫步履艰辛地走着,一路上民不聊生的情景,使他又想起了昨晚的情景。那时杜甫在夜...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试卷
1、下段文字出自___一书,作者是___,此情节___(3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儿,从西向东,径奔……”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4分) 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试卷
5、《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 三、阅读理解(共42分) (一) 五柳先生传 (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八年级语文试题
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又来了。你对知识的掌握如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试题,欢迎阅读。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2.□□□,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国破山河在,□□...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下面是我分享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欢迎大家练习!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韩愈) (2)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其舍身取义伟大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4)《酬乐天扬州初逢...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卷】三年级下册语文考卷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卷,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籍jí 一马当先dāng B. 庇护bì 干涸hé 吞噬shì 即物起兴xìng C. 狩猎shǒu 凋零...

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作文
三、取得成就,收获喜悦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语文94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总分294分,全年级、全班第一。这份成绩不仅让我感到自豪和喜悦,更是我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它证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四、礼物的意义 这份礼物不...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 篇1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献给母亲的歌》,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觉得母爱好伟大! 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爱,作者说母亲的爱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她的...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1 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时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获得力量。现在,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 要求 1、选取自己亲身经历、难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