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于这项技术的期待是小米最近这些预热里最高的之一,仅次于液态镜头。
毕竟这次应该是手机厂商在最近半年里第一个从电池本身入手着力的。
而且如果效果好的话,也许不单单可以应用在旗舰机,也许还可以逐步下放,这是很有意义的。
想起了之前看大米评测2020年总结,关于5g时代手机大家感觉发展最慢的部分,弹幕几乎无一例外选择了电池…
现在soc、屏幕、拍照等等都升级迅速,而电池是最拖后腿的那一个。
2020年的5g手机,轻薄、续航、全功能 仿佛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形。
要轻薄和续航,那可能会砍扬声器、砍无线充电等一通刀法。
要轻薄和全功能,那续航会是一场灾难,随身带个尿瓶体验也不算好。
如果是续航和全功能都要的水桶机思路,那结果就是重。以至于现在能控制在196g左右的水桶机都算轻薄了。
至于各家的顶配旗舰机,更是一个比一个重。
2020年华为、苹果、三星、小米作为目前世界前四的手机厂商,自家顶级旗舰顶配版无一例外全部半斤机。最轻的Note20U为208g,而苹果iPhone12 PM和小米10U都超过了220克,华为的Mate40pro+和Mate40RS保时捷设计版甚至达到了230克。
今年第一个发旗舰的三星新旗舰S21U也是227g,也是我目前手里拿过的最重的手机了。
现在有钱还不行,臂力还得足。
我 个人 觉得(你有不同意见就是你对…),参考同样5000毫安的S21U也要227克,再加上小米11Ultra那夸张的相机模组和更快的无线充电,如果最后能控制在240g以内就算初步成功,如果是235g以内甚至值得表扬一下。
我坚持认为11u实在是不太可能小于230克。
当然如果小米真能打我脸那是它牛逼,但我目前还是不太敢信…
这点欢迎挖坟。
个人更期待的是之后能把这个技术逐步下放,能慢慢有全功能、5000毫安时、重量在190克以内的手机出现。
成熟的功能如果下放,就能让更多人感受 科技 的乐趣。现在1000元档也有高刷和快充;2000元档就更百花齐放了,高刷成了标配,同时有的拥有顶级屏幕、有的有了120W充电、有的有了OIS光学防抖,都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小屏手机是不是伪需求暂且不论,但电池做轻一定能提高小屏手机的可用性。
这次用的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是其他领域成熟技术尝试运用到手机上。
毕竟数码厂商能做的是民用领域的应用创新,不可能是材料学本身的(尤其电池材料问题是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
但这不妨碍这依然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大方向。
有厂商从电池本身入手去努力解决痛点是好事,尤其还是小米自己的快充也没落下的前提下。
也许从未来回看当下,会发现这个方案没多久就被淘汰了,也许电池不如液体镜头那么吸引眼球,但这种小 探索 本身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最后想用小米6发布会时候的这幅图结束这个回答。
希望各大厂商们在 探索 的路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