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华为正式发布了华为“鸿蒙”系统。鸿蒙OS在手机、大屏应用、车载设备、智能音箱、PC等方面都可以应用,可以说是一款全场景的应用系统。
而华为并没有把鸿蒙系统放到华为手机上,而是用在了荣耀智慧屏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华为还不把鸿蒙系统放在华为手机上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系统的生态问题!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正在让开发者把在Android上的应用向鸿蒙系统迁移,工作量不大,需要一点时间来做这个工作,目前已经在做了,主流应用很快会在鸿蒙系统上运行,现在需要一点时间准备,让开发者们适配华为的鸿蒙OS和App Store,即将发布的Mate30也在做这方面准备工作。
什么意思呢?并不是华为没有打算让鸿蒙系统用在华为手机上,而是要想华为手机用上鸿蒙系统,确实是需要时间的。毕竟生态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
很多人觉得鸿蒙系统的竞争者是谷歌的安卓系统,其实并不是,它真正对标的应该是谷歌还未发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如之前任正非所言,未来是一个物联网时代,而华为与美国的新战场就在物联网!
今年的开发者大会,华为将携手1500位合作伙伴探讨华为终端生态的未来可能性;5000名全球开发者将在会上带着观众们一起探索移动互联之后的爆款应用
谷歌也在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它是微内核的,可适配各种各样硬件终端,但是 Fuchsia 还不是分布式设计,性能还不够好,但是是微内核架构,可以看到整个操作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微内核的。
只有把全球开发者联合好了,鸿蒙系统才一点点完善,一点点变得壮大。
我们都知道余承东有个外号叫余大嘴,那是因为他喜欢吹牛而被网友们叫上的。余承东现在说安卓应用向OS迁移是需要时间的,我记得之前余承东曾说过下面这段话。
其实我们在 Android 生态的应用迁移到华为鸿蒙 OS,开发工作量非常非常之小,甚至用我们方舟编译器,我们生态去连接,可能一天两天就搞完了。
现在的鸿蒙系统就像沙发与板凳的概念。都能用,但是不舒服!智慧屏就是拿来试水的。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生态建立起来,然后鸿蒙再应用到手机等其他物联网设备,我觉得这才是华为真正要打的牌。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