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歇后语造句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24-05-12
1.我这样帮他,他还不领情,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有的学生说:楚人夸矛又夸盾,真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次他一定有想了什么坏主意。
4.这道数学题如果用基本不等式做那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了。
5.小张把我的书借走了,到现在还没还,真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6.球队连输了三场,再碰上上届冠军队,只能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7.别看他不哼不哈像闷葫芦似的,没想到他是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8.表弟在家里胡闹起来,我怎么劝也没用处,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9.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0.改革的春风吹遍城乡,人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11.别看有些贪官一时神气,其实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12.小吴的脾气太坏,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
13.你在张教授面前谈明清史,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4.李浩这事办得挺糟,按下葫芦起瓢——顾此失彼。
15.小马虎那点小花招,明眼人看来还不是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
16.一项跟小米关系非常不好的小丽,现在居然来给小米送贺卡,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详情
五年级歇后语造句
1.我这样帮他,他还不领情,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2.有的学生说:楚人夸矛又夸盾,真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次他一定有想了什么坏主意。4.这道数学题如果用基本不等式做那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了。5.小张把我的书借...

五年级歇后语造句歇后语造句,10个,新颖
五年级歇后语造句 1、这学期的班干部选拔,班主任提议用民主投票法,让竞选者展现自己管理的一技之长。哈!这可到了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2、我经常帮助他,他还经常说我坏话,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3、校长听了我班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后,在大会上表扬了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习惯好...

五年级第五单元日积月累的歇后语造句各五句
半醉汉心甘情愿地认输了。他为何如此决绝?似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那是一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世界,他心甘情愿地融入其中。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坚定。她为何心甘情愿地跨入这个长期默默无闻的冰冷世界?或许,这是她追寻梦想的必经之路。那时,她心甘...

五年级第五单元日积月累的歇后语造句各五句
1.半醉汉心甘情愿地认输了。2.那么你是心甘情愿的一个叛徒喽?3.他为什么心甘情愿跳下月台,扑到火车下面去呢?4.那时她心甘情愿跨入这个长期默默无闻的冰冷世界。5.我生平从来没有这样认真。我心甘情愿信守今晚许下的誓约。6.我实在不敢相信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承担一种尚未见最后分晓的后果。7.此...

有没有谐音歇后语造句
造句:喝着美酒哼着小曲儿,这叫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造句:我这几天打麻将是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用歇后语写一句话
——误会了),有事好好说嘛 8.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用歇后语写一句话相关 文章 :1.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2. 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及答案 3. 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语文考试卷 4. 2016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歇后语造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宋江的军师---无(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和尚打伞...

用歇后语造句,不少于3句
1、这件事,他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这点事对你来说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金盆打水银盆装什么意思
你好,金盆打水银盆装——原量【注释】换盆不换水,水的重量还是原来的,没减少。量:与“谅”谐音。指对人的过错持宽恕谅解的态度、歇后语:扁担挑水——平肩 指双方的地位相同,无高低之分。2、城煌庙的鼓糙——一对 城煌庙供奉祭祀城煌的庙宇。击鼓的木棒是成对的。常用来形容两个人的性格、...

请问。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的下一句是??
”老舍《女店员》第三幕第五场:“送给经理的孩子的,千里送鹅毛,这是我亲手作的呀!”歇后语千里送鹅毛出处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来源于宋代沈作哲的《寓简》中引邢俊臣的《嘲置花石纲一一临江仙》词。词中有“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之句。明代徐文长所撰写的《路史·云南俗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