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之中,孙悟空其实有8位好大哥,前6位大哥是他在花果山厮混时的结拜兄弟,他们并称为“七大圣”,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就是排行最末,随后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也是联合天庭和灵山势力跟大哥彻底踢翻了大哥。而孙悟空在跟二郎神杨戬争斗之后,也是在心底里认了这个大哥,只是羞于跟大哥相见。
真正跟孙悟空手拉手相见恨晚的好大哥是镇元子,他跟孙悟空情投意合,依依不舍,才会互相紧握住彼此的手,舍不得放开。
一、镇元子的个人习惯,喜欢跟猴子拉拉扯扯缘分这种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在孙悟空跟镇元子初次打照面的时候,他俩本是敌人,由于孙悟空毁了镇元子的命根子——人参果树,镇元子就愤怒的进行索赔,并撂下了狠话,就算他找如来佛祖出面求情,照样得赔他的果树。
但是,镇元子在愤怒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拉住了孙悟空的手,详见第26回:
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孙悟空说: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那腾云驾雾的功夫,也逃脱不了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不得不还我人参果对。
以镇元子地仙之祖这样的高贵身份,他去搀一只猴子的手,多多少少有些违和。但是咱们再往下看深层原因,可能就大概懂了。
二、镇元子跟孙悟空都住在洞天福地,有同根本源之亲,拉手是依依不舍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是住在花果山水帘洞洞天福地,但是这镇元子是住在万寿山五庄观洞天福地,在《西游记》里面的洞天福地并不多,他俩能够有此缘分住在相同的地方,大抵是比老乡还要亲切,这是骨子里的那种互相吸引,是同根本源的那种亲密之感。
等观音菩萨出场救活人参果树之后,这两人之间的误会消除,并且还在争斗过程进一步了解对方,佩服对方各方面的实力,颇有英雄相惜之意。
因此,这2个人在其余众人的见证之下,结拜成为兄弟,那紧紧相握的手,就是他俩之间真情实意的表达,是自然的感情流露。
三、镇元子渴望修为的突破,从孙悟空身上看到了希望镇元子虽然是地仙之祖,辈分非常之高,也有人参果树得以延寿,但是他除了一招“袖里乾坤”之外,也没有见他显露其他的本领和法宝,看起来并不是很综合发展的样子,估计是位一招鲜吃遍天的主儿,因此他需要突破自己的修为。
你想想,他为何要去灵宝天尊的上清天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课?他为何要去佛教的盂兰盆会做客?
他为的最可能是“混元道果”,所以才会去四处暗中打探,寻求自我突破的机会。
此外,他在天庭的辈分虽然很高,但是他在灵山那里并没有什么根基,毕竟就连唐僧给他第一杯茶,他都要拿两个人参果来还人情。
而他认识孙悟空之后,知道了孙悟空有天庭、仙岛、灵山的人脉,观音菩萨都可以替他出面,这份人脉和机遇,很可能会给他带来修为突破的希望。
因此,多种原因掺杂在一起,才让镇元子对这样一个晚辈依依不舍。
智晓古今,用心帮你还原真实的西游记,看清光明与黑暗交织的世界,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
其实镇元大仙和孙悟空的结拜蹊跷之处很多。第一,镇元大仙辈分极高,混名与世同君。据清风自吹,三清是家师朋友,四帝是家师故人,九曜是家师晚辈,元辰是家师下宾。天地二字我们只拜天不拜地。就是说如果真的算起辈分来,如来都是他的晚辈,可是他却跟孙悟空结拜,要知道孙悟空辈分可是小的很,年纪也不大,这不乱套了么。说相声还讲究个论资排辈呢,为了腾个云驾个雾搞的鸡飞狗跳四邻不安,镇元大仙这样自降身份是要闹那样啊。第二,镇元大仙资格极老,他是地仙之祖,而孙悟空无非就一太乙散仙,二人职称相差悬殊。退一步讲即使真要结拜,镇元大仙也应该跟唐僧结不该跟孙悟空结。因为唐僧是师父啊,你跟孙悟空结拜这不是把唐僧降辈了吗。比如何某某脱离郭某某拜了候某某,这不就把郭某某降辈了么,唐僧能不生气吗。所以紧接着在白骨精事件中唐僧往死里咒猴子也就情有可原了,再让你丫不识大小。
******
一、真情的自然流露
镇元大仙在捉拿住唐僧师徒,鞭打和让孙悟空下油锅,都难惩罚得了孙悟空后,也曾拉过一次孙悟空的手。
二、感激或钦佩的心情
500年前,做为道教系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自接到如来佛祖的请帖后,他或就能预知到“酒无好酒、宴无好宴”,会有大事要发生。
可万寿山五观庄,在西牛贺洲,位于西天佛老们的“地盘”范围,还是要不看僧面看佛面,妥妥地处理好此事。
好在镇元大仙在盂兰盆会上,收到了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礼貌献茶,这也是镇元大仙视唐僧为故交的原因之一。
******
其实在现实生活也是一样,即使你有个很牛的朋友,但很多时候你遇到一些比较琐碎的小事,并且这些小事都有其他简单的处理办法,相信很多人也不会特地去麻烦那个要好的朋友,而是自己先行处理。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又有一句话:酒肉朋友好找,患难之交难逢。这两句谚语用在孙悟空身上也不为过。
当年孙悟空得了金箍棒又涂抹了生死簿,可所谓是轰动了妖界,于是许多妖王争先恐后的来到了花果山和悟空撮土为香,成为兄弟。因此花果山那时候有七个大圣,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孙悟空七个。
******
在金宝的往期文章中曾说过,以牛魔王为首的七个大圣都有一身本领,什么呼风唤雨、移山填海都是小儿科。可无论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二郎神围剿花果山,这六个大圣居然跑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
更让孙悟空心灰意冷的是,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更没一个兄弟去看望他。万念俱灰的孙悟空终于看破了一切,皈依了佛门,踏上了取经之路。
在万寿山的五庄观,孙悟空遇到了一位道派高手——镇元子。这镇元子号称与世同君,一招“袖里乾坤”不过三回合,就将孙悟空、八戒、沙僧等人一股脑儿捉走了。可当镇元子要对孙悟空用刑时,却发现孙悟空没那么简单。
这孙悟空施展神通,不是将观前大门口的石狮子给移形换位了过来,就是将自己的双腿变成铜腿任镇元子鞭打。最后当悟空施展神通甚至将镇元子家的油锅砸烂,这镇元子终于心中暗叹:“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
******
悟空不仅一身本事让镇元子赞叹不已,他的重情重义更让镇元子刮目相看,当悟空屡次表示要代替唐僧下油锅后,镇元子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
当悟空费尽周折终于将人参果树复活后,这镇元子也是真情流露,他抓住孙悟空的手紧紧不放!在原文中清楚的记着,悟空和镇元子结拜后,两人英雄惜英雄,情投意合!这镇元子留了悟空一次又一次,悟空也是第一次遇到知心朋友,在五庄观住了一日又一日——两人情投意合,镇元子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取经心重,哪里肯淹留。(悟空)无已,遂行。
看来要不是唐僧发火,恐怕孙悟空是真的不走了。镇元子作为与世同君,道行也是非同小可,其实他早预见了孙悟空此行是凶多吉少。果然刚出万寿山没多久,悟空就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出了队伍。
******
就在八戒将悟空请了回来打败黄袍怪,唐僧和悟空本冰释前嫌,可又过了不久,因为真假美猴王事件,孙悟空又再一次被唐僧狠狠的撵了出去。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号称第一聪明的坐骑谛听,明知两个孙悟空中有一个是六耳猕猴,可他却不敢说出真相,非要众人一同前去灵山找如来佛祖。
而如来佛祖一出手就用钵盂罩住了其中一个孙悟空,另一个孙悟空见状后立马掣出金箍棒将钵盂下的猴子给打死了。从此之后,唐僧再也没念过紧箍咒,而敢直言不讳的孙悟空突然变成了乖乖猴。就这样一直到了灵山,唐僧、孙悟空分别成佛。
很多人就说了,孙悟空打死另一个孙悟空的时候,如来完全有能力出手制止,当年如来的一指禅就连三界速度第一的大鹏都能临空一指“点穴”定住,他会来不及救走钵盂下的孙悟空?
******
所以,钵盂下死的是真正的孙悟空,而灵山成佛的则是能洞察未来的六耳猕猴。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后,紧紧握住猴子的手不放,因为作为阅历丰富的镇元子早就看到了孙悟空的未来命运。
这也是悟空自从结拜后,再也没找过镇元子的原因,各位觉得呢?
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又有一句话酒肉朋友好找,患难之交难逢。这两句谚语用在孙悟空身上也不为过当年孙悟空得了金箍棒又涂抹了生死簿,可所谓是轰动了妖界,于是许多妖王争先恐后的来到了花果山和悟空撮土为香,成为兄弟。钵盂下死的是真正的孙悟空,而灵山成佛的则是能洞察未来的六耳猕猴。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后,紧紧握住猴子的手不放,因为作为阅历丰富的镇元子早就看到了孙悟空的未来命运
******
以牛魔王为首的七个大圣都有一身本领,什么呼风唤雨、移山填海都是小儿科。可无论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二郎神围剿花果山,这六个大圣居然跑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更让孙悟空心灰意冷的是,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更没一个兄弟去看望他。万念俱灰的孙悟空终于看破了一切,皈依了佛门,踏上了取经之路。可当镇元子要对孙悟空用刑时,却发现孙悟空没那么简单。这孙悟空施展神通,不是将观前大门口的石狮子给移形换位了过来,就是将自己的双腿变成铜腿任镇元子鞭打。最后当悟空施展神通甚至将镇元子家的油锅砸烂,这镇元子终于心中暗叹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
******
悟空不仅一身本事让镇元子赞叹不已,他的重情重义更让镇元子刮目相看,当悟空屡次表示要代替唐僧下油锅后,镇元子直接竖起了大拇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当悟空费尽周折终于将人参果树复活后,这镇元子也是真情流露,在五庄观住了一日又一日——两人情投意合,镇元子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取经心重,哪里肯淹留。悟空无已,遂行。看来要不是唐僧发火,恐怕孙悟空是真的不走了。如来佛祖一出手就用钵盂罩住了其中一个孙悟空,另一个孙悟空见状后立马掣出金箍棒将钵盂下的猴子给打死了。从此之后,唐僧再也没念过紧箍咒,而敢直言不讳的孙悟空突然变成了乖乖猴悟空就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出了队伍。
******
万寿山结义:地仙之祖镇元子与孙悟空结拜后,为何拉住他的手不放
经历过大闹天宫时,与如来佛祖的赌局失败,和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之久的冷清日子,孙悟空应该对结交拜把子这些事,再提不起啥兴趣。
因为,当年他当英俊潇洒的花果山美猴王时,也曾招来五湖四海、72路妖魔与他称兄道弟,更有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魔王、猕猴王、禺狨王等6位魔头,组成“七大圣”。
可一旦孙悟空吃了败仗,混的不行了,这些兄弟们,便一个个溜的远远的。500年来,五指山下,除了只有一个牧童去给他送了一个桃子外,也没谁去看过他。
天道循环,善根不绝。孙悟空恶贯满盈被困山下,好在灾满后,又被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选为唐僧取经团队,成为西天路上保护唐僧的骨干力量。
******
孙悟空一听乐了:我说镇元大仙,你好小家子气,医活人参果树,有什么困难?
如果说第一次握住孙悟空的手,有镇元大仙既怕他逃脱,却又顾忌西天如来佛祖的势力,一时奈何不得他的复杂心情。
那么,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后,再一次拉住他的手,则多是热情、亲切的自然表现。
******
观音菩萨神通医活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十分欢喜,当即命清风明月敲下10个人参果,开了一次“人参果会”。
在送走观音菩萨、蓬莱仙岛三星后,镇元子又安排了酒席,与孙悟空义结金兰。
******
所谓:不打不相识,祸福常相倚!镇元大仙在心情非常愉悦的心情下,紧紧握住孙悟空的手,少不了真诚和友善。
第二天,当唐僧师徒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时,由于镇元大仙和孙悟空两人情投意合,大仙盛情难却,决不放行,大家一连又住了五六天。最后,还是唐僧着急西天取经,大家才又才踏上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