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拜商容为师的故事

如上面所说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子拜商容为师的故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子拜商容为师的故事

老子在少年时期,经族人介绍,老子拜商容为师。一次,听说商容得了重病,老子前去探望。据说当时商容问了老子三个极富哲理的问题。

商容首先问:“不论什么人,经过故乡时都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答:“这是表示人不论如何腾达,都不应忘记家乡、忘记根本。”商容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又问: “人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时,要弯腰鞠躬,这又是为什么?”老子说:“在高大的树下弯腰,是表示敬老的意思。”商容见老子聪明过人,十分满意。

老子拜商容为师

接着,商容又问了第三个难度更大的问题。他先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问: “我的舌头在吗?”老子答: “在。”又问: “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摇了摇头: “没有了。”商容接着问道:“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略加思索回答:“舌头还存在,是因为它柔弱;牙齿掉光了,那是因为它太刚强。”商容没有想到老子小小的年纪竟能对这些深奥问题有如此深刻地理解,心里非常高兴。

他进一步教诲说:“要记住,水虽是至柔之物,但滴水却能穿石;舌头虽然没有牙齿坚硬,但舌头却能以柔克刚。最柔软的东西里,蕴藏着人们不容易看见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能够穿透世上最坚硬的东西。现在我已经把天下最根本的道理都告诉你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

随着老子人品和学识的不断长进,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公元前551年前后,朝廷史官空缺时,老子被选中,担任了守藏吏,相当于周王室典籍图书档案馆的馆长。因为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老子得以博览群书。除历代文浩、档案资料、诗以外,他还读了 《军志》《建言》、《易》、《尚书》等图书文献,成为一名精通周礼理论和制度的学者。作为史官,老子还有记录一切官场重大活动的职责。

以下是精选老子小故事4则,非常值得阅读,希望能给你启示。

故事一:拜别恩师

李耳对商容行三叩拜大礼。

李耳(哭):先生待我恩重如山,我也喜欢跟先生在一起,为什么让我走?

商容:你聪颖过人,先生不能耽误你。太子傅博学多才,文韬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那里有很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学生在一起探讨,会有更多的乐趣。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把这几个关键点把握住了,你的人生就赢了。为师只是在这个阶段送你上路的.人,未来还会有不同的人送你踏上新的旅程。

李耳:难道学生还要不停地去体会离别之苦?

商容:暂时的离别只是为了登上更高的山峰。

李耳:只是不知到这一别,何时能够再相见。道理学生都懂,只是舍不得您和母亲。

商容:希望你能谨记母亲的教诲,不要忘记你母亲对你的一片苦心。这几天好好地陪伴你的母亲,三日之后就要启程了。

李耳:先生对学生恩重如山,学生永世难忘,请受学生一拜。

商容:好了,去吧。

李耳:学生告辞。

故事二:富在知足

老子《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知足,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

想起一句很喜欢的话:“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正是因为欲望太多,结果造成心里贫穷;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食不过求饱,居无非求安,此外的红尘荣辱,都不过是人心的贪欲,而有了知足的念头,就不会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更加不会自寻烦恼。

故事三:传授尹喜

周朝大夫尹喜,少时即喜好古籍,善观天文,自幼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一日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请任函谷关令。在关上他叮嘱守关士卒:“数日之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见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禀报。”同时派人洒扫道路,夹道焚香,以迎圣 人。

一日,老子要到西域去开化世人,准备出函谷关。尹喜闻报有位白发老翁道骨仙貌,驾青牛之车欲出关,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说:“吾乃一介布衣,行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再拜稽首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今观大圣,神姿迥绝,边吏何足挂齿?诚望圣人赐教。”老子说:“子何所见而知?”尹喜说:“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昴,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度关;紫气浩荡,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伏望指点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尽。”老子笑道:“善哉!子既知吾,吾亦已知子矣。子有神通之见,当得度世也。”尹喜再拜道:“敢问大圣姓字,可得闻乎?”老子说:“吾姓字渺渺,从劫至此,非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听说是老子,焚香叩头,恭敬地拜其为师。

尹喜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西行去开化西域,昼行夜宿,一日来至一处,见此地祥云缭绕,龙飞凤舞,百卉芬芳,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称赞此处乃天下福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洋洋洒洒五千言,皆是老子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虔心修行,并弘扬道家学说,后来修成大道,被称为无上真人,又称尹真人。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的象征,人们也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

故事四:老子出生

据《列仙传》记载,周代之时,老子从太清仙境分神化气,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从天而降,时玄妙王之女尹氏昼寝,感而吞之,觉而有孕。尹氏怀此圣胎之后,神气安闲,容颜转少,所居房屋,六气和平,祥光照护。后来从左肋下诞生一个男孩。这孩子一生下来就走了九步,步落之处,莲花绽起。他生下来就会说话,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此吾姓也”。

尹氏见他鹤发龙颜,天庭饱满,两耳过肩,此时祥云笼罩庭院,万只仙鹤在空中飞翔,大地一派吉庆景象。尹氏给他取名叫“老子”,又叫“老聃”。老子生下九天,身体便有九变,见到他的人无不惊叹。到了六岁时,自己认为耳大,自名重耳。

老子拜商容为师的故事
老子拜商容为师的故事 老子在少年时期,经族人介绍,老子拜商容为师。一次,听说商容得了重病,老子前去探望。据说当时商容问了老子三个极富哲理的问题。商容首先问:“不论什么人,经过故乡时都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答:“这是表示人不论如何腾达,都不应忘记家乡、忘记根本。”商容点了点...

老子的老师有几位
老子第二位老师是本元,本元师尊本来就是救过李耳家族的人,后面本元得知老子李耳开始做学问时感觉十分欣慰,并且他认为老子以后必定会成为大器。后面商容觉得李耳有些问题自己不能回答得了,于是让李耳拜本元为师,让李耳跟着本元师尊学习。于是老子李耳跟着本元师尊在深山里面做学问,直到村子里面出现了危难,...

商容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
商容是老子的老师,二人存在师徒关系。以下是具体分析:历史记载:在《淮南子》等史籍中,明确记载了老子曾向商容学习的事迹,特别是老子从商容那里学到了“守柔”这一道家的重要政治主张。师徒对话:从商容与老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商容在病榻前对老子进行了深刻的教导,通过舌头和牙齿的比喻,向老子传授了...

李耳求学记
这对于老子创建“道”的伟大学说,应该是有很大启发的!此为观《老子传奇》札记。李耳先到商容学馆学习,商容是李耳的第一个老师。然后在隐山拜拜本元为师,向本元求学问道,开始走向了悟道之路。结婚生子(李宗)后,又到鲁国的太乙山上拜紫真为师。在这儿紫真送李耳六句话:第一,治心,清静无欲。...

老子传奇剧情简介
景王封他为柱下史、周守藏史,后因周室内乱,景王驾崩,老子辞官前往蜀地。途中,他教化三国子民,并偶遇失散的儿子李宗。回到家乡,老子传播道德思想,成为当地人心中的智者。孔子闻其名,特地拜老子为师,尊称其为“龙”。老子多次被尹喜邀请,最终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道德经》,这部著作详细讲述了...

老子的故事之二—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晓天文地理,博闻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一天,商容教授讲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

历史上的神童 神秘老子的童年
老聃自幼聪明伶俐,喜欢静思好学,经常缠着家人听关于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及观星测象的故事。母亲望子成龙,便请来了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担任家教。商容先生不仅通天文地理,还博古通今,礼仪精通,深受老聃一家敬重。一次,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好奇地追问...

商容老子又不是一个朝代,为什么商容却是老子的老师?
而周朝就是另外一个国家,商容秉持的就是这么一种想法,虽然现在看来让人感觉非常可笑,但是这的的确确是那个时候一些人的单纯想法。而老子则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历史上有人说商容是老子的老师,首先在物理和空间上,两个人绝对不可能是同时出现的,这个说法主要是在一些神话传说里面提到,比如封神...

老子的老师是谁?
商容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以身作则,教导老子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对老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商容与老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段师生之间的故事,更是春秋时期知识和智慧传承的一个缩影。这种传承和学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

商容老子不是一个朝代,为什么商容是老子的老师?
很多人都认为,商容是老子的老师,然而商容是商周时期一位著名的贤者,是纣王宫中掌管礼乐的人,但是老子分明是春秋末期的人,创立了道家学派,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师生呢?他们分明都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中间相隔了数百年,为什么商容会成为老子的老师?两人之间究竟是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