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如上面所说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配合为由,骗取一万余元。对此,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对此,警方提醒,凡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改号软件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对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诈骗,他们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对不正常的余额变动要冷静谨慎,不轻易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贷款理财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可以无抵押贷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易地获得一笔贷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种具有极高收益率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例如:家住重庆的李先生最近急于用钱,于是听信了所谓的“信贷专员”发布的无需征信就能贷款的推广,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向对方咨询贷款相关事宜。

该“专员”称,只需要缴纳办卡费和激活费共2000余元即可拿到贷款,等缴纳了费用后再去询问时,该“专员”已将李先生拉黑。警方提醒,特别要警惕各类标榜“无抵押、无征信”的贷款项目和“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谨防被骗。

5、“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哪些人群最容易上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1、天上掉馅饼式

“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结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

2、为你解决困难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于我国台湾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升级,无法登录服务器在北美地区的美国网站等。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候,骗子马上提供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诈骗,结果很多人的网络账户都相继被盗。

3、感情欺骗式

“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比如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内容:“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她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然后就是需要汇款的账号和用户名。

******

扩展资料:

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1、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现在有不少网站或是商家搞活动,会要顾客留下一些相关的资料,在此提醒大家,除非是正规的、可信度非常高的网站或商家,否则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私人信息。

2、随时更改密码。密码是一把锁,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千年不换的密码,其安全性却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换一次密码,而且密码的组合规律只有自己才知道。

3、堤防钓鱼网站。网购很流行,新型诈骗也应运而生。不少网民在点击网店链接的时候都会不小心进入看似与正规购物网站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专门骗取信用卡密码或金钱的钓鱼网站。

第2个回答  2022-02-20

进入大学之后,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会发现身边的骗子也越来越多,那么大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骗子会有很多。兼职工作面临欺诈。这几乎是大学里最常见的一种欺诈行为。诈骗者利用大学生想要减轻家庭负担和实现经济独立的想法。其中,刷单欺诈是最常见的一种。

******

很多大学生在第一次听说这个工作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工作更好,而且比家教更容易赚钱,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但事实上,仔细想想,如果钱真的那么容易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社会上挣扎。利用快速放款诱骗学生借钱,担保与催债的手段极其黑暗,设置贷款陷阱、贷后暴力催收、逼迫大学生采用“裸条”担保。

******

加强金融防范意识,识别网贷陷阱,并且时刻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和证件不外泄!骗子也会相应的获得他的一些信息,所以就伪装成他对我进行诈骗,我的学长遇到过一次,说是他的朋友出了车祸,想向他借一些钱,当时我的学长就跟他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情况,然后发现因为账号被盗,

******

所以才会发这样的信息,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们一些警示,只要涉及到钱财方面,一定要向当事人确定。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要求学生上交会费、发展下线以及进行逐级提成,具备传销的特点。希望各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定要识好友,一定要保持清醒。

第3个回答  2017-02-17

    网上兼职,高薪招聘打字员,兼职刷单等等,都是通过高薪来诱惑大学生。

    网购骗局。通过卡单、无货等理由要求退款,给学生一些假的网站,盗刷学生们的银行卡资金等。

    出租房屋骗局。谎称看房需付一定的押金,然后等你打款给他,就没有下文了。

    类似的骗局还有很多,不仅大学生,教师也是其欺诈对象。骗子很可恶,但是也和大学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有关系,可以多看看钱盾里的专门为大学生准备的防范手册。

第4个回答  2016-11-13
校园贷
针对大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

有哪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套路?
3、裸条贷:(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4、美容贷:(1)主要瞄准爱美却缺钱的学生群体;(2)当学生无力支付手术费时,咨询师推荐信用贷...

针对大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网络诈骗常见手段:1、天上掉馅饼式 “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结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2、为你解决困难式 “需求突破式”...

学生群体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件有哪些类型,主要的防范手段有哪些?
2. 传销是另一种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传销组织常以“创业、就业”为幌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参与。大学生由于对互联网的活跃使用,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易受诱惑的特点,以及他们通常会向家人和朋友求助的情况,实施诈骗。3. 网络刷单是电信诈骗的...

开学季涉及大学生的诈骗高发,现在有哪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骗局?
除了上述骗局,最严重的莫过于校园贷款,不少人爱慕虚荣在学校养成攀比的坏习惯,他们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校园贷来短时间获得金钱,可这样做的后果让他们无法接受,最终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有的甚至走上极端道路。大学生渴望通过兼职来分担家庭压力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途径...

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主要有哪些?请分别介绍。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谎称是某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声称大学生在网站上注册过校园贷账号,并曾借贷,如不配合操作就要影响个人征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信息贷的钱款打到骗子账户上,从而上当受骗。【警方提醒】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遇经济困难,建议主动联系家长或老师,切莫轻信不良网贷的虚假宣传。补助...

现在传销的骗大学生上当都有哪些手段!?
传销组织惯用的欺骗手段有以下五种:一是传销组织往往利用人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许诺高额回报,引诱参加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以此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二是打着“直销”“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经营”等幌子,打着已注销或并不存在的企业旗号,进行虚假宣传,诱骗群众参加传销;三是传销目标瞄准身边...

大学生容易遭受哪些诈骗?
1.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占比32.6 案例:今年2月份,南京某大学学生通过淘宝网购买唇膏,3月份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淘宝客服人员,称受害人购买的唇膏有质量问题需要召回并给与三倍赔付,以支付保证金等由头诈骗22万余元。2. 刷单返利类,占比16.3 案例:今年4月份, 南京某大学学生在百度贴吧收到...

高校诈骗手段有哪些?
(一) 高校诈骗案的作案手段 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各类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作案手段: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

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这是这年来针对较多学生的、常见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