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路遥《人生》,方悟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坦然面对与释怀
人的一生,总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状态,希望事业有成、感情圆满、生活顺遂,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路遥的名著《人生》深刻描绘了主人公高加林在命运波折中的挣扎与成长,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最好的状态。
一、想不开的,放下
高加林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坡,怀揣着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却不幸高考落第,只能回农村当一个民办教师。这份职业虽收入微薄,却是他通往理想的最佳途径。然而,命运弄人,他的教师职位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他愤怒、消沉,但最终在亲情的温暖和劳动的发泄中,学会了放下。
放下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高加林通过放下对命运的抱怨,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学会了犁田、锄地,也敢掏最脏的粪,养了许多兔子,生活的热情在他心中重新燃起。这告诉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与其抱怨不如选择放下,放过别人也是成全自己。
二、得不到的,释怀
高加林在命运的转折下,被安排到县委办当通讯干事,才华得到展现,引来播音员黄亚萍的倾心。在黄亚萍的主动出击下,高加林的感情天平慢慢向她倾斜,最终与巧珍分手,与黄亚萍走到一起。然而,好景不长,高加林因被举报走后门而职位被撤,户籍迁回农村,美好的前程瞬间尽毁。
面对这一变故,高加林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地反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配不上眼前的拥有,脚根未站稳不足以对抗外界的风险。他释怀了,主动跟黄亚萍提出分手。释怀是一种智慧,它让我们明白得失是人生常态,倘若偏执只会陷入痛苦的深渊。只有释怀才能重启人生,看到新的希望。
三、躲不过的,面对
高加林在回乡的路上,心怀忐忑,担心迎接他的是遣责、谩骂和嘲笑。然而,当他回到村庄时,乡亲们并没有唾弃他,反而对他嘘寒问暖,给予他包容和支持。这让他深感愧疚和感动,也让他明白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要坦然面对。
面对是人生的一种勇气,它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光芒。高加林通过面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意识到脚踏实地、积极面对才能看到希望的光芒。人生之旅有高光也有低谷,只有坦然面对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
四、人生最好的状态
通过高加林的经历,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坦然面对与释怀。事业有高峰低谷,成时不狂妄自傲,败时别一蹶不振;感情有得有失,拥有时就珍惜,失去时不惆怅;生活有苦有乐,苦时不怨天尤人,乐时别得意忘形。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想不开的暂时放下;得不到的努力释怀;躲不过的勇于面对。不要苛求人生顺遂、事事圆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暗暗努力、悄悄地成长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无论遭遇怎样的变故都能坦然面对,活出坦荡和从容。